顯示具有 40_錦瑟的追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40_錦瑟的追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月5日 星期五

在台東的跨年之旅......(2006.12.30~2007.1.1)

吃完酒友K精心準備的豐盛「壽宴」,飲著好酒,心滿意足,著實舒服。就帶著這樣開心滿足的心情,整理行李、收好酒杯,和小少一起到台北車站,搭上65B次莒光號,到花蓮,再轉搭1051次自強號到台東,歡喜跨年去。「壽宴」文章已經上網,請參考「滿舍的3P慶生會」。

諸位是否好奇,為何要在花蓮休息?火車上有得是位子,本可好好休息至台東,但兩周前訂票時,12/30台北到台東的自強號已在短短五分鐘內售罄,我就是那位六點鐘起床上網買票買不到的云云眾生之一,趕緊決定由花蓮當跳板,到台東。自從台鐵把位子拆散到各車廂後,瞬間,往台東的位子就少了一半,什麼跟什麼……

另外,小記一下,這一天在花蓮也看到1051次自強號拆車廂的畫面,連結器並不是拉就會能拉開的,要解開後,火車還要往裡推一下,再往外拉,才能解開。這還真妙巧的設計……至於,為什麼要拆車廂?因為花蓮往台東只有六節車廂,但台北拖到花蓮有12節啊!

中午到了台東,經過池上時固定發生衝下火車買飯包,再上車大快朵頤一番的趣事,而且大家似乎都是識貨人,都會手拿飯包,在火車上大啖一番。火車進站時,買便當的乘客已在車門排隊,火車停妥,大伙下車,買便當,兩個,找錢兩袋,跑回火車,開始坐著享受好吃的池上飯包囉!這一切,都在火車靠站的一分鐘內完成,也只為了吃到這個60元的飯包。

全美行的池上飯包,僅售一味,配菜豐富,又能吃到池上米的好口感,不亦樂乎。還記得上次特地和她開車到池上,只為在店裡好好吃個飯包,當然,店裡也僅售一味,不時還看到月台上賣便當的員工跑回來,裝了二十便當,再回池上火車站叫賣的情況哩!現在競爭似乎較激烈,他們也會有人在台東車站月台叫賣便當,但池上到台東五十分鐘車程,飯包冷了,似乎也少了點池上在地味吧!

到了台東,稍事休息,便出發到新化。一路上車不算少,但有速度就好,只要有膽子,油門踏過半,kick down一下就有速度了,多好啊!下午到了新化,開始幫忙生火燒水,燒洗澡水和用灶煮飯。是的,用灶,她們家還是有瓦斯爐,但台北沒有灶,這裡有灶啊!她媽媽笑說,我每次到新化,都要「玩火」但不自焚,這種火在台北可是玩不到的。

我這次又增加一些經驗值啦,用灶燒紅燒魚,還用灶爆香薑、蒜、蔥、辣椒哩!

晚上吃著紅燒魚、粽子(排灣語chi-na-v)、炒米粉、青菜,擺得是滿滿一桌,還有羊奶頭燉雞湯呢!羊奶頭還真是奇妙的東西,做湯真的有淡淡羊乳味。休息一下,喝點小酒,我帶了薄酒萊下去,順便拿了一支「阿婆雞」和一支「小Sauternes」下去。懶得寫筆記,小Sauternes也忘了名字,只剩下自己記得的酒名如下:

Georges Duboeuf Fleurie Flower Label 2002

Château Saint-Didier Parnac Apogée 2004

12/31睡到八點,前一天五點起床搭火車實在太累,偏偏我在火車上又睡不久……上午和她家人到金崙,看著她爸朋友的新溫泉,以後會變成大眾池呢!再到金峰鄉公所挖的「金峰溫泉」,雖未正式開放,但不少人都會走後門進入,這也是一種奇景吧!中午到了知本,吃的是當地有名的「湘琪牛肉麵」,帶骨牛肉和牛大骨熬成的紅燒牛肉湯,搭配的是口感剛好的麵和紅燒牛肉,這是較重口味的川味牛肉麵,好吃,原味更佳。順道一提,這間麵店上午開賣後,一直賣到賣完為止,常常不到晚上就賣完,生意很好,聽說目前已是第二代經營了,仍然有聲有色。

下午在家睡個午覺,可惜我根本不能睡……跑進跑出都來不及,不過這是難得獻殷勤的機會呢!晚上很快就到了,吃的也不含糊,是台東知名的「源億羊肉爐」,天冷了,吃吃羊肉爐吧!位在富源的「源億羊肉爐」,位在海岸山脈最南端,可以看得到台東市夜景,我們到的時間剛好,也看到了台東機場的飛機起降呢!羊肉爐吃的是羊肉,這家的羊肉是新鮮羊肉,口感不似冷凍羊肉的柴,而且不腥不羶,是好吃的羊肉爐;沾汁是腐乳汁為底,頗一般,但調味恰到好處。另外我們也點了「涼拌過貓」和炒山蘇、山苦瓜等,皆好吃,尤其涼拌過貓的沙拉醬微搵山葵,大家都能接受這樣的山葵香氣;炒山苦瓜有加鹹鴨蛋調味,鴨蛋量也不少,份量足又好吃。也是吃得心滿意足。

晚上下了雨,原本計畫去寒舍泡茶的計畫也就泡湯了,只好去大潤發笑哈哈一下,買些她的日常用品,再在家裡看電視跨年。看著中視,看著兩百多公里遠的101大樓煙火,我也開了香檳慶祝: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Brut Champagne Gold Label Vintage Reserve 1996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邊緣泛透明、有層次感,液面晶亮,氣泡細緻、均勻、量多、且持久。有著略濃郁的礦石、鳳梨、酵母、奶油糖、清涼水果、烤吐司香氣,略帶一些洋梨、燻烤、BBQ香氣,香氣略感複雜度,有一絲討喜風格。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氣泡口感細緻、均勻,有一些甜美而帶來的圓潤口感,但酸度仍感清脆,口中有著鳳梨、BBQ、礦石、酵母、烤吐司、一些焦糖、一些糖漬水果香氣,頗有結構的好酒。尾韻長度適中,酸度清脆的果味為主。

十二點一到,我們一齊舉杯,慶祝新年快樂,也慶祝有個好采頭囉!除了香檳,也要有紅酒相伴,我則是準備了這支長命酒,沒想到它還真長命,晚上我們三個人也只喝掉1/3瓶,大家都喝得好省:

Clos des Papes Châteauneuf-du-Pape 2000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邊緣泛紅色、微微偏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頗濃郁的胡椒、青椒、黑莓果、乾燥香料草香氣,略感一些大地系、木材香氣,香氣可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重度酒體,單寧量充足但似有些隱藏,可感覺到有澀度,口感有些甜美,但隱藏其後的是濃郁強勁的南隆個性:熱情的胡椒和莓果香氣,強勁的口感,還有隱藏得很好、得要努力醒才能找得到的單寧,口中有著濃郁的黑莓果醬、葡萄乾、胡椒、青椒、青草、橡木、燻烤、一些新鮮泥土香氣,做得極好。尾韻長度略長些。似乎不只這樣的變化?

1/1又是晚起的一天,快中午才出門,不過也吃不下太多東西了。天氣頗好,就決定開車沿著台9線開,先到初鹿牧場散步、曬太陽,很多小孩在玩騎馬,這倒是之前沒看到的,我們只得餵馬吃草囉!偌大的草原沒有看到乳牛,原來都去休息了,我們還跑到後面才看到,不過乳牛們的衛生習慣實在不太好,還把屁股對著我們拉屎……

初鹿牧場裡有很多乳牛的模型,當然還有賣鮮乳囉!我來台東都會喝初鹿鮮乳,也會買一些初鹿煉乳回家,夾吐司又香又好吃,吃過都不會想吃什麼鷹牌或雀巢的煉乳了。可惜在台北買不到初鹿的鮮乳,在超市也找不到,但仍然賣得很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牧場裡草味頗重,理應會有蒼蠅子亂飛,他們在販賣部裡噴灑香茅精的水,又好聞,又可以驅蚊趕蒼蠅,一舉兩得。

接著到了高台,經過高台那麼多次,知道鹿野有種茶,知道高台有飛行傘玩,但一直都沒去,這次就開車亂跑,去繞繞。高台也只是個較高的台地,不過因為有落差,再加上地形之故,很適合跳飛行傘,而且也有大大的草原可以練習。我們也在草原上滾著,曬著太陽,冬天的太陽就是暖和,又有大片草地可供滾躺,讓人想小憩片刻。上面還有陡坡處可以滑草,只是我們都太重了,滑不動……

再開車就到了關山,種植著油菜花,聽說當地農民會用這種方式,在休耕的稻田裡種油菜養地,儘管油菜經濟價已經降低不少,但在冬季開著一片花海,也是好看。我們還開車到池上,看了「全美行」飯包的大本營,再開車回關山放東西,回到台東整理行李,收了心,準備回台北。回台北是搭飛機,但我已經累壞了,居然在飛機上小睡了。這次搭飛機感覺座位變大了,應該是錯覺吧……

搭機前也是少不了吃點東西,我選擇吃七里香的超大水煎包,和海邊的蔥油餅加蛋,吃得津津有味,便宜的小吃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滿足。七里香水煎包一直都很有名,比我的拳頭還大的水煎包,料多實在,可以吃到滿滿的高麗菜餡,下午四點開賣,生意很好;海邊的蔥油餅,在煎蛋時還加了九層塔,是這小吃最特別之處,加點小辣更好吃喔!

吃飽了,也回到了台北,但又能一直回味,真是餘韻深長的台東跨年之旅……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與One共享紅利的慶生大餐......(2006.11.12)

為了慶祝她的生日,計畫了這次的大餐,只有兩個人的大餐,重點當然是她,所以選定在紅利舉辦。為了讓她印象深刻,我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光是「菜單」就想了好一陣子,並且和David討論過後才敲定。數天前去紅利放酒,和David聊了一下,他說前陣子主廚去義大利參加「慢食大會」之類的活動(名字忘了),並且買了一顆頗大(約半個拳頭大)的Alba白松露。現在正是白松露產季,光聽到這個消息就夠誘人了,再聽到要用白松露入菜、而且就在自己開的菜單裡,著實興奮好一陣子,哇哈哈~我是土包,沒吃過白松露,先開心一下再切入正題……

為了吃到某些非時令的菜色,暫時不管預算問題,並且希望菜色能與酒搭配,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最後敲定菜單,我也將酒備齊帶去,還要千叮萬囑,菜和服務水準都不能被「打槍」,而且是否「打槍」也是我自己認定的,客人最大,我說有就有。

當天早了一些到達餐廳,David已經先迎接我們了,「生日快樂」是最溫馨的祝福。空間是靜謐的,隔絕了塵囂,唯有義大利歌手Antonio的歌聲,繚繞在這間義大利餐廳的空間裡。侍者帶好位後坐定,由David打開香檳,作為當天餐會的開始:

A. R. Lenoble Brut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 Grand Cru 1995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氣泡細緻、綿密且均勻,液面晶亮,邊緣透明、有層次感。一開始有著蘋果、梨、烤吐司、酵母、奶油、礦石香氣,略帶一些堅果、燻烤香氣,香氣感覺清新細緻,強度適中,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適中,酸度高且感覺清脆,氣泡細緻綿長,帶有清新的青蘋果、洋梨、烤吐司、堅果香氣,酒體適中,結構清瘦帶著細緻變化。尾韻長度適中。

等待的時刻,邊喝著香檳,第一道冷盤「羅斯可夫蟹(Roscoff di Granchio)」先行上桌,汆燙抽絲的蟹肉拌入由蕃茄、酪梨做成的Salsa,用模型壓成圓形,再放上Parmesan Cheese做的起士餅和明蝦,視覺效果一流,濃濃的cheese香氣和蟹肉salsa更增益奶香和綿細口感,是做得很成功的冷前菜。她將兩支蝦子吃掉,猜想也有著鮮脆的口感吧!可能是奶香太重,且香檳酸度較高、礦石味較重的關係,香檳較不搭這道菜,還會有一絲微苦味(和鐵鏽味),下次再試試其它的搭配。

侍者穿梭其間,第二道冷前菜「鴨肝凍布丁(Terrina di Fegato D'oca)」也上場了,乍看下很像焦糖布丁,實際上用上鮮肥鴨肝打成mousse,烤上薄脆焦糖後上桌,肥腴的鴨肝和濃郁的香氣在口中化開,融合薄脆的焦糖,口感絕妙,看來正牌焦糖布丁已經失寵了。香檳的酵母和水果香氣能充分與焦糖鴨肝融合,更能感受到鴨肝肥腴中的綿密、細緻感,堪稱一絕,是成功的餐酒搭配。她說,實在太美妙了,也對精緻美食和品酒有興趣了,但這只是整份套餐的第二道菜……

「奶油煎圓鱈(Merluzzo Rosolato)」在紅利是當季主菜,在這次的套餐裡權充為熱前菜。煎得熟度剛好的圓鱈,將鱈魚的鮮嫩和肉汁完全鎖住,並用上黑松露碎、黑松露油和奶油做出濃郁的松露奶油醬汁,與當季出產的新鮮草菇。下刀即知圓鱈肉質鮮嫩緊實,單吃魚肉能回出肉的甘甜,草菇和松露香氣也互相融合,更能體會熟度控制和黑松露醬汁的美妙搭配,非常美味。香檳本和深海魚肉頗搭,這支白中白香檳和奶香醬汁也有著奇妙的搭配,兼能拉長魚肉在口中的鮮甜和緊實感,很成功,也很好吃。

稍事休息,先享用芒果汁打成的sorbet,上覆的薄荷葉也重新喚醒味蕾,似乎告訴我們:重頭戲(也可以說是重醬汁口味的菜)要開始了。為了搭配接下來的主菜,David幫我們斟上紅酒,曾經喝過一次,這次狀況似乎更好:

Domaine Georges Lignier Charmes Chambertin 1997
酒液呈寶石紅色,液面晶亮,邊緣泛紅、略帶一些磚紅色。一開始即有豐富的紅莓果、覆盆子、溼草地、木桶、大地系、樹葉香氣,略帶一些玫瑰、燻烤、菌菇香氣,香氣強度略強些,且可感複雜度,且似有源源不絕的香氣和變化,可感強勁的持續力。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酒體略強,單寧量充足且有些隱藏,可感覺有澀度,非常均衡的口感,口中有著略重的紅色果實(覆盆子、草莓、紅莓果)、草地、樹皮、泥土、一些燻烤香氣,有細緻感,但仍具強勁的風格。尾韻長度略長些。

頂級紅酒當然要用上好的杯子,Riedel Sommelier Burgundy Grand Cru酒杯的超 大杯肚,讓紅酒有充分的空間抒展香氣,香氣表現更加豐富,入口也較溫順,似乎在酒杯裡,能發現酒中更多潛在變化呢!

重頭戲之一,是紅利招牌菜之一的「松露麵(Pasta al Tartufo)」,不惜成本(這是一定要的)用上許多黑松露碎、黑松露油、白松露油,再搭配新鮮草菇和濃郁白醬,與手工義式麵燴煮而成。之前吃過一次,手工麵依舊彈牙,濃郁到化不開的松露、奶油香氣在口鼻發散,彷彿空間裡都充滿著松露的獨特香氣,再混合著麵裡的麥香,實在滿足。

不過,那都是上回吃到的感覺,這次吃到的「特製」版本松露麵,除了維持上次的水準和用料,主廚還刨上奢侈的新鮮白松露薄片!含入口中,白松露特別的細緻香氣隨即飄散,不只是美味,更是奢華;微微咀嚼,白松露的鮮脆更是表露無遺,佔據口鼻的松露香似乎更想奪口鼻而出。搭酒嗎?當然是絕美的搭配,奶醬和紅酒交融,更能感覺細緻的口感,Burgundy紅酒和野味、松露本就很合,這回更有言語難以形容的曼妙了……

心滿意足地吃完松露麵(更想舔完最後一滴醬汁),終於進行到主菜了。「鵝肝牛排(Bistecca di Fegato D'oca)」是當季菜色,用上澳洲頂級和牛、和煎至表層焦糖化的鮮嫩鵝肝,這回改用濃重口味的波特酒醬汁,又是另一次完美的體驗!無筋的鵝肝入口即化,加上表層微煎焦的綿脆口感,上用鹽花提味,堪稱一絕;烤至五分熟的和牛,有著均勻的油花口感、粉紅玫瑰的肉色、熟度控制剛好,肉汁完全封住,牛肉本就鮮甜可口,再搭配著濃郁的波特酒醬汁,更增加口感和香氣;配菜是進口紫洋蔥和胡蘿蔔,也是一樣的鮮美可口,做得很好。紅酒和牛排也頗搭配,重口味醬汁似乎仍被紅酒馴服,紅酒也拉長鵝肝本身鮮嫩細緻的口感,非常美,也非常好吃。

紅酒從一開始就感覺到,隱藏、內斂的風格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喚出,後來實在等不下去,便請侍者decant後半瓶。半小時後再嘗試,終於感覺到Charmes-Chambertin較強勁、輕盈的變化風格,單寧細緻,花香飄逸,和果香美妙地融合著,是另一個層次的豐富體驗。早知道,我就選擇先decant它,千金難買早知道……

她,一直都很滿足地吃著,適當地解說食材和搭配方式,也讓她更能享受這樣的頂級美食吧……

至此也有八分飽了,用餐和喝酒的步調也放慢了,休息一下,David為我們斟上甜白酒,當然也是為即將出場的甜點作好準備:

Alois Kracher Neusiedlersee Welschries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Zwischen den Seen' No. 8 2001
酒液呈金黃色,較一些年輕酒深些,液面晶亮,邊緣泛透明,有層次感。有著濃郁的蜂蜜、糖漬鳳梨、糖漬荔枝、香蕉油、一些礦石、一些白花香氣,香氣可感複雜度,是濃郁豐厚的風格。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重度酒體,重甜的口感但不過份厚重,酸甜感覺頗均衡,有著濃郁的蜂蜜、花蜜、鳳梨、香蕉油、一些礦石、一些萊姆皮香氣,感覺做得極好。尾韻長度略長些,足酸和蜂蜜口感綿延著。

她喜歡巧克力,所以甜點安排了以70% Valrhona純味巧克力做成的「巧克力組曲(Festival di Pasticceria al Cioccolato)」。首先上的是會流出巧克力的Chocolate Fondant,黑色的瓷盤上用糖裝飾著彗星的長尾,那麼剛烤好的fondant就是彗星的質點了。這回特別叮嚀後,果然切開fondant本體,就能流出汩汩的巧克力膏,上面覆蓋的更是奢侈昂貴的白松露!fondant本體用了松露油,和微脆、新鮮的白松露形成完美的搭配,中間又是純度和濃度頗高的巧克力膏,真是讓人滿足……

接著上場的是華麗的組曲。同樣由糖裝飾的黑色瓷盤變成了漩渦,如湖水般的盤上,是脆度剛好的巧克力薄餅、和豐腴的巧克力慕思,組合的一對天鵝,翅膀則是用上70% Valrhona純味巧克力,再點綴細緻的金箔。漩渦的中心則是由原粒覆盆子、薄脆的巧克力杏仁薄餅、香濃的原味巧克力mousse、和如羽絨般、微泛金色、入口即化的巧克力糖霜。這樣華麗漂亮的甜點,用料實在,實在讓人捨不得食用啊……後面百字食用心得悉數刪除,生吃巧克力天鵝真的太殘忍了。

甜白酒本身就缺少燻烤類的香氣,口感濃甜但似有些空洞,搭配巧克力後恰好補足這個部分,更是完整呈現巧克力材料裡的特殊香氣。Valrhona巧克力輕雅的風格,不若它牌濃重取向的巧克力,走的是較輕靈、變化豐富的路線,在口中散發巧克力的香氣,和甜白酒搭配,可謂不失。

白松露片好吃嗎?好好吃……

紅利的甜點不只是巧克力,接下來的「蜂蜜香頌(Honey Symphony)」也是當季甜點,以蜂蜜為主題做出三種不同的呈現。首先是烤成薄脆的蜂蜜口味薄餅乾,內捲蜂蜜口味的mousse,一脆一綿交織出蜂蜜獨特的香氣,不過濃,且頗綿長;蜂蜜凍上覆食用金箔,再以蜂蜜口味的糖霜裝飾,表現蜂蜜飄逸的香氣感受;最後是蜂蜜gelato和巧克力mousse做成的甜點,上覆天然蜂巢(味似嚼蠟,不能吃也不好吃),巧克力的甜美增加了蜂蜜香氣,混合後更感覺到豐富的層次,巧克力似乎和蜂蜜香氣競合著,看誰的香氣和感受較持久呢~

搭配甜白酒後,貴腐霉的蜂蜜香和天然蜂蜜香氣互相融合,濃郁的甜白酒混合mousse能拉長甜美的香氣和口感,酒中的杏桃、堅果、糖漬水果香氣和蜂蜜也能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堪稱極美妙的搭配。

緩慢地吃著、享受著,侍者最後送上熱咖啡(她是熱紅茶),作為午宴的句點。對我來說,此次餐點表現實在可圈可點,沒有菜是打槍的,應該說,每樣菜都有高水準的表現,有些微調過的菜色,比之前吃到的還要好,容易失誤的餐酒搭配,這次也有長足進步。與客人事先溝通固然是方法之一,但廚房能維持高水準的餐點品質,侍者讓客人享受高水準的服務,侍酒師將酒的專業知識和餐點結合,空間和聲響營造的氣氛感受,才是高級餐廳能維持高水準的方法。這次非常感謝DavidDozo師傅的協助,也感謝紅利全體的服務人員的幫忙囉!

對她來說,餐點都很好吃,酒也很好喝,也體驗了餐酒互相搭配的美妙,而且也感受到自己的用心,應該是幸福又滿足的事情吧!我相信我還會再來,因為我不想只體驗一次而已,我希望還有更多次的機會來感受它們……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中秋雙十連假的忙裡偷閒......(2006.10.08~10)

中秋節和雙十節,湊一湊有四天假,公司又很有人性地在10/9補假一天,這麼就湊出五天連假了。之前忙著工作,回家總是累到不想做事,連睡也不一定睡得好(更別說睡得飽),正好利用這個工天假期,好好放鬆自己,身心皆然。10/610/7把時間留給家人,慢慢放鬆,並且培養期待的心情,準備打包10/8的好心情囉!

10/8凌晨先上網,把機票劃好位,方便輕鬆到機場到,然後,起個大早,搭著捷運,再轉公車,到了松山機場。哇!人好多,不是已經連假第三天了嗎?凌晨劃好機位的我,劃到前排靠窗的好位,也在飛機上看了雲海。這天天氣好,飛機下面直接看到海,地平線則成了美妙的弧線,降落時也清楚看到飛機投在稻田的影子,是個好天氣啊!

而且,在機場還遇到同事阿德,開心去綠島,我們搭了同一班飛機到台東哩!

她來接我後,把行李(和酒)放好,也把訂了近四個月才到的黑師傅捲心酥、和在機場臨時買的奇華月餅一起給她。話說,台北有什麼名產呢?我帶去台東最多次的是巧克力,但可能是自己才疏學淺,實在想不到台北有什麼名產,޵、夜市帶不動,迪化街乾貨帶去也用不著,很努力地想,就是想不到。倒是台東名產一想就能想到很多:釋迦、金針、東河肉包(我倒愛吃卑南肉包)、初鹿煉奶等,實在差很多。

在家稍事休息,下午開車出門,漫無目的的晃,就走海線看風景吧!下午天氣好,不開車出去兜風實在太可惜了。先到了「加母子灣」,吹著海風,看著湛藍的太平洋,天邊是薄薄的雲,似乎因為風吹沙的關係,所以遠方有些灰濛濛的,和夏天常看到的海天一色相比,有些遜色。

後來,也是開著車窗兜風,一路車子不少,連跑車都看到了。下一站是都蘭,都蘭山我還沒去過,若能在山上看著海和藍天,倒是愜意。這回去的不是山,而是都蘭遺址附近的片場,台東風景秀麗,也是許多本土導演喜愛取景的地方,「月光小棧」就是其一。知名導演林正盛的電影「月光下我記得」,就是在這裡取景、拍攝,楊貴媚也因這部電影獲得第4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月光小棧」就是拍攝電影而搭建的的二層樓屋子,裡面的裝潢、擺設、道具等都在,並且還有播放部分電影片段。站在二樓陽台,乘著海風,實在涼快,聽說天氣好的時候,連綠島都看得到。另外,還看到傳說中的「明星花露水」。為何說「傳說中」呢?因為在這電影之前,我一直不知道何謂「明星花露水」……味道嗎?沒聞,那一天鼻子過敏正嚴重,什麼都聞不到,大概得用嘴巴「聞」才行吧……

原本想開車到成功,後來以為開過頭就調頭了,才知道根本沒開到。都開回東河了,雖然沒想要吃肉包,不過也湊了熱鬧去看,哇!人好多,還排隊哩!曾幾何時,在東河買肉包,生意好到要排隊,以後說不定可以學鼎泰豐抽號碼牌,這樣連隊都不用排了,一坨人全擠在門口等買包子。(PS.寫這段的時候,正好在聽相聲,北平老太太說:「嚴老爺啊,您不能這麼打包子,再打下去,包子餡都被您打出來了。」,!@#$%>&)

23線是由富里到東河,既然是開車兜風,那就隨便走走吧!反方向從東河出發,先到的是泰源幽谷,看到的是漂亮的縱谷地形,順便路過了泰源外役監,這裡以前是監獄,現在也是監獄,我們還在討論:這裡要逃獄似乎也沒什麼用,因為得走數十公里才能到台東,哈~

接著到東河農場,有不少車停在此處,大概是在裡面開心地做森林浴吧!接著的公路較窄,也較蜿蜒,這段公路有「小天祥」之稱,風景秀麗,但是路窄,不好臨停拍照,只好用眼睛把風景照進腦袋,作為回憶囉!一路開的不慢,而且有大卡車幫忙開道,實在好開多了。這讓壞心的我又想到一件好玩的事:開快車實在沒什麼,在這種山路玩死想超車、想開快車的人,讓那些駕駛無法「得逞」,才真的夠刺激,當然,這真的很壞……

路的盡頭,也翻過山頭,到了富里,很快地開車到關山,稍事休息後再開回台東。路過池上時,即興想到:之前有吃過池上飯包,都是半冷不熱的,這回到了池上,來吃熱的池上飯包吧!這次吃的是「全美行」池上飯包店裡吃到的一樣是木片飯包,料多實在,尤其是池上好水產出的好米,口感飽滿,好吃地沒話說,和悟饕相比,實在好吃、樸實多了。我喜歡吃著飯包,拌著柴魚、蘿蔔乾,還有好吃的肉片和小菜,很滿足。

晚上開車出去,逛了台東的屈臣氏,然後去四維路的夜市小逛一圈,這個夜市固定星期天才開,其它天可能都跑到其它地方了吧!比較有印象的,當然是在那裡拍賣吆喝的人,他們什麼都能賣,叫賣方式也是一流,光是坐在下面看就夠精采了(所以下面做了很多人「觀摩」)。晚上吃不下,而且台東市人實在很多,屈臣氏對面兩家有名的店(老東台米苔目、林記臭豆腐),排隊都排到馬路上了。逛了逛,晚上回去打打電動兼休息……

10/9睡到自然醒,不過所謂的「自然醒」也只是從八點起床變成八點半起床,而且也不會睡得比較好,梳洗好就吃飯,早午餐就吃著自己帶的奇華月餅,四種口味是自己在機場挑的。每個奇華月餅都是皮薄餡多、料好實在,「鳳梨核桃」吃得到核桃粒和鳳梨纖維(吃不到灌水的東瓜),微甜不膩,很喜歡;「蓮蓉雙黃」奢侈地在月餅裡包了兩個蛋黃,其它都是蓮子磨成泥的蓮蓉餡,有著軟腴細膩的口感;「奇華棗泥」也是全都用上純紅棗泥,裡面還吃得到紅棗皮,是細緻純粹的口感;「伍仁金腿」是我最喜歡的口味,料多實在,微甜又微鹹的香酥感,難以捉摸。

早午餐似乎吃太好了?

吃飽休息一下,下午出門已經三點,太陽有些消失了,天氣也有點涼,就帶她一起在市區晃,去租片子,順便繞到南京路和正氣路口的「七里香」排隊買煎包。果然,是有名的店,隔了條大水溝的對面,亂停車的一堆,我也亂停車,買了四個回去吃,雖然十月才漲價,一個煎包要15塊,不過果然名不虛傳,煎包大小比女生的拳頭還大,醬包獨特,實在好吃,台東好吃的東西又多一味了。兩個水煎包下肚,已經半飽,傍晚她爸爸請吃飯,在「情有獨鍾」吃簡餐,吃得很飽,晚上也不想在台東市裡逛(觀光客實在太多),我便提議到知本逛逛。

晚上開著車,到知本,市區有名的牛肉麵(如湘琪)早就收攤休息了,我們到有一群飯店聚集的地方閒晃,觀光客還是很多,看起來飯店和附近的商家生意都很好,一點也不像新聞所說什麼「飯店業者損失慘重」,想也知道,從政府公布10/9彈性放假那個「摩門」開始,旅館就已經同步調整為假日的價錢,之前訂的當然只是少賺,根本稱不上虧錢。我只是來兜風的,逛好就回家,繼續休息,不過這一天電動打得很晚,有紅白機模擬器就有這好處,可以回味童年時光……

10/10國慶日,我遠在台東,所謂台灣最後一片淨土,所以不聞世事是應該的。早上又是睡到自然醒,不過她比我更會睡,打理好都已經中午了。中午和她一起去台東的大潤發,吃KFC,我則是再加一碗三商巧福的牛肉麵(有特價嘛),吃得很飽,下午在大潤發逛,幫她買東西、拎行李,再開車到台東市中心,這一天的人少很多,看到較多的是本地人。

我則是在書局買了光遠的書「本書作者為國寶級白目」,在火車上看看、打發時間,最後再去七里香買了煎包和滷味,再火速趕上火車。沒想到,火車站前有許多要送火車的人(和車子),在那裡塞了好一段時間才到火車站,而且差一點趕不上火車,實在太驚險了。終於,在火車開車前五分鐘進站,用跑的上火車,耳邊還聽到「正宗池上便當,最後一個」的叫賣聲,心裡想:「我手上的也是好料啊,七里香的滷味哩!」結果上了火車,隔壁的路人正好在吃「正宗池上便當」,定神一看,哇!全美行!不會吧,池上飯店賣到這裡,看來是從池上車站月台上賣飯包的人,搭火車來這裡賣飯包,果然搶錢就要這麼搶才行……

吃飽,邊看書邊笑,不過也有點小累,便小睡了一下(真的只有一下),到了花蓮,下火車,出站。位子只買到這裡,接著是另一班火車的坐位,所以只好等火車,中間有四十分鐘的空檔,我就在附近走走晃晃,順便來曾記買了新鮮麻糬回台北,這種保存期限只有兩天的好東西,才是來花蓮最大的收穫。

第二班火車來了,慢慢消化胃裡的水煎包和滷味,也一直看著自己買的新書,實在很好笑,有很多獨特的想法和創意,是非常特別的。回到家,又要準備收心、準備上班,慢慢期待下次見面囉……


2006年7月24日 星期一

天祥晶華、太魯閣二日遊記......(2006.07.20~21)

雖然常去台東,但有些景點是適合跟團去的,有些景點則適合自己跑,像是三仙台、八仙洞、石雨傘、水上流、原生植物園,吃吃豬血湯、肉包,喝初鹿鮮奶,泡知本或金崙溫泉就適合大伙一起去;源億羊肉爐、臭豆腐、米苔目、A-Bai、東海岸走走停停、197縣道、比魯溫泉、鐵道藝術村,這些較隨興、較偏僻、或較沉悶的景點,就很適合自己去。

這回,公司很體貼地放了一周的假,把所有的同事掃出去玩,一周五天不上班,再加上前後兩個周末,一共九天讓身心徹底放鬆。公司福委會主辦的員工旅遊也在此時,今年我報名綠島線,去了金峰、野鹿(?)、綠島,住宿東太陽泉飯店、小熊度假村、綠島海洋之家,溫泉、泛舟、浮潛都玩到了,原生植物園、綠島監獄、綠洲山莊也去了,東河肉包、卑南肉包、釋迦、鳳梨、美娥海產也吃了,仍然盡興,比起去年實在好得太多了(去年旅遊的文章請參考「2005夏季員工旅遊-澎湖......(2005.07.04~06)」)。

旅遊結束,意猶未盡,事先已探聽格上租車有「馳騁太魯閣」專案,租1600㏄的汽車,入住天祥晶華一晚,專案價硬是比自己搞定便宜,就決定利用這個專案,帶著她到太魯閣玩玩。上一次去已是五年前,多年不見,有變嗎?

搭乘台鐵47車次莒光號,沿途停的站很多,下午四點半到了花蓮,格上租車的人員在花蓮後站,開了我們要租的車子等我們,很快地辦好手續後,開著車出發。這台Nissan Sentra M1,最基本款的車子,該有的都有,車齡不到兩年,算很好開了,牌照號碼也很好玩,「ZZ-5236」,大概就是從頭睡到尾,「我愛山路」吧!

開車已經五點,加好油後,停在新城的7-11買些乾糧,之前去過天祥的經驗,那裡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晚上去買零食還會遇到原住民老闆,邊喝酒邊說「打烊了啦,乾~」,不過店門根本沒拉下來……她載著我到天祥,走台9線轉台8線就到了,不少地方都打了隧道,但還有前次颱風造成坍方而未修復,不到20公里的路,中間non-stop,卻開了近一個小時才到。

到了飯店,肚子也餓了,還是瘦著肚子拍拍照,並且預約隔天的行程,才慢慢走下樓用餐。約12坪大的「蜜月雙人房」,面向河景,晚上可以聽著溪水潺潺,特色當然是像照片那樣,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囉!Queen-size的大床,該有的保險箱、電視、冰箱等等設備都有,而且還有面向河邊的陽台,陽台採陷入式設計,較具隱密性。至於桌上的酒,反正帶來就是要宰來喝的。

晚餐選在中餐廳用餐,考量到兩個人的份量,所以點的是合菜。先上了「龍帶紫菜脆」,是用紫山藥、白山藥、蓮子、甜椒炒的清脆佳餚;「原民紫米飯」很怪,應該是揚州炒飯吧,用料和揚州炒飯差不多,火候控制得很好;「米醬炒山蘇」即是XO醬炒山蘇,火候剛好;「燒汁牛小排」則是煎好的全熟牛小排,淋上濃郁的醬汁,也是火候剛好的菜餚。原本的「天筍雞絲羹」我們改為鱒魚湯,鱒魚應是養殖,肉質鮮嫩,湯裡的大陸妹、青蔥提味,正好;甜點是雪花糕,正是我愛吃的口味!

用完心滿意足的雪花糕和水果後,到地下二樓娛樂室打撞球、投籃球機,玩得盡興才回到房間。晚上還有阿美族的歌舞表演,但泡在樓下的時間太多了,忘了看,哈~

7/21也是起了大早,先用了豐盛的自助早餐,再打一輪撞球後,到了一樓做SPAeEdas SPA是天祥晶華裡的SPA名稱,主要是泰式的按摩、舒療法,結合南洋風情和東方禪意的芳療室,有檜木浴池、和精油芳香營造出慵懶又舒適的環境。之前連日工作,肩頸僵硬,所以選擇的是局部按摩,用精油按摩肩、背、頸和雙手,療程是先沖洗後泡澡,再用上精油,重點按摩半個小時。泡澡時就已感覺到全身氣血舒暢,肩和背都舒服不少;接下來的精油按摩由背開始,頸、肩、手臂、手指,還有頭部的按摩,舒服到快睡著。我好像很久沒有泡澡、按摩,好好對自己的身體好些了,兩年一次似乎太少,看來可以好好考慮增加點頻率……

最後換上衣服,已是神采奕奕,喝了最後的養生茶,神清氣爽離開eEdas SPA,回飯店收拾行李,準備出發遊玩太魯閣。雖是中午出發,徐徐涼風吹拂著,天氣晴朗卻不熱,很是理想的好天氣。一下就到了綠水休息站,先是步行「綠水合流步道」,這條由日本人沿著山壁開鑿的步道,以前是為往來花蓮和大禹嶺而設,經過峭壁、山洞,最後走到合流露營休息區,我們只走到大峭壁就折返,算是走了一半,居高臨望立霧溪谷,和公路看到的視野相比,漂亮多了。

下一站是岳王亭,有個吊橋可以看到遠方的瀑布;慈母橋被之前的颱風摧毀,現在看到的紅橋已是新貌。另外,封面那張像龍又像馬的雲,就在岳王亭拍的。

九曲洞是著名觀光景點,由當時上將黃杰領導開鑿,現在打了隧道,車子可以快速通過,而想觀賞鬼斧神工的就在旁邊停車,步行在原來的公路上。原公路就在河邊的山壁上,聽著湍急溪水聲,看著彼岸如此陡峭的岩壁,此岸則是在峭壁上炸開、鑿開如腸般的圓圓小洞,行駛著中興號大巴士和小汽車、貨車。邊走邊看著立霧溪垂直切割大理岩造成的險峻溪谷,還有黃杰上將所題「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梁寒操所題「九曲蟠龍」等字,還有鯉躍龍門之景哩!

走過這段步道,再開車經過流芳橋,這裡新蓋了休息區,可遠眺「燕子口」和「錐鹿大斷崖」。燕子口已無燕子,僅留崖壁上的洞窟,而流芳橋上的燕子算是記憶吧!錐鹿大斷崖就在公路經過處,落差約150公尺的斷崖,公路恰如腰帶穿過其中,也是險。靳珩橋被921震倒後又重蓋了新橋;布洛灣之前則經歷大地震和颱風,受損嚴重,現由立德飯店集團接手經營,新的「布洛灣山月」即在此,看來下次可以住看看。高中畢業旅行來過這裡,還步行到燕子口和靳珩橋哩!

以前沒有印象溪畔有個攔沙壩,後來才知道蓋好很久了,小小的攔沙壩還兼有發電功能。

下一站即是長春祠,這裡也有山洞可快速經過,要到祠堂參觀則由舊路停車,經過春暉橋步行前往。長春祠主要紀念為開鑿中橫公路捐軀的榮民們,也是個多災多難的祠堂,全毀、半毀各一次,921也毀了現已修復的右側涼亭。後方還接著又小又窄的山路,可以繞回觀音洞再回到長春祠,我們小試一下即折返,順便用沁涼的泉水沖一沖囉!這裡有著地下湧泉,無怪水質涼且澈。

最後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牌坊,證明來過國家公園,再走即回到海濱,拍了藍色五拱的太魯閣大橋,圓滿地結束這趟行程。

酒?當然有喝,還有兩支哩!都是在飯店裡開的,簡單的筆記如下:

Moët & Chandon Brut Champagne Cuvée Dom Pérignon 1995
酒液呈金黃色,液面晶亮,氣泡均勻、細緻,頗持久,在Dom Pérignon香檳杯裡感覺氣泡頗洶湧。有著略濃郁的酵母、鳳梨、礦石、罐頭水果、燻烤、BBQ、榛果香氣,略帶一些青草、奶油香氣,變化豐富,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酒體略強,酸度感覺頗清脆,細緻的氣泡在口中彈跳著,口中有著鳳梨罐頭、礦石、酵母、燻烤、堅果香氣,是支有結構、頗均衡的好香檳。尾韻長度適中,略帶一點甜美。略回溫後香氣變化較快速,奶油、燻烤、酵母、鳳梨香氣頗明顯,漸漸拉起酒精感覺,口感變得較均衡了,就算是放成靜態酒都很好喝。

Domaine Tollot-Beaut Corton-Bressandes 1995
酒液呈寶石紅色,邊緣泛橘紅色,液面晶亮,似乎是熟成的酒液顏色。有著紅莓果、櫻桃、樹皮、草地、泥土香氣,略帶一些燻烤、麥桿草、菌菇香氣,香氣強度適中,似乎欠些變化。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感覺到有澀度,酒體適中,有著粗獷嶙瘦的風格,口中有著紅莓果、大地系香氣,算是成熟的酒了。尾韻長度適中。稍微醒酒後變化較豐富些,更好喝些,較有變化的口感,單寧和酸度能達到均衡。猜想這支酒已進臻顛峰,再放不會更好,也算是喝到最美的時候吧!

Moët & Chandon Brut Champagne Cuvée Dom Pérignon 1995

WA:94

WS:90

Exotic, with ripe candied fruit character (black currant and citrus) and biscuit notes that unfold on an open yet firm structure. Lingers subtly on the finish. Drink now through 2008. (BS)

T:90

Wonderfully subtle, complex aromas of white flowers, acacia honey, minerals, nuts and mushroom, with musky and leesy nuances. Oily, rich and smoky but with terrific verve and lift. Quite substantial and chewy for a young D.P. but not at all heavy. Yellow plum and strong soil tones in the middle and on the palate-staining finish. Offers a rare combination of richness and finesse.

Domaine Tollot-Beaut Corton-Bressandes 1995

WS:87

Exhibits pure, spicy Pinot fruit, echoing cherry and red currant flavors, hints of toasty oak. Juicy and rich, the oak notes pick up again on the lingering finish. (PM)


2006年3月7日 星期二

香港行(五)赤柱、逛街、鏞記......(2006.02.27)

這次香港行的第三天,上午安排去赤柱,早餐原本安排吃早茶,後來還是決定吃吃簡單的茶餐廳就好,地點就選在前一天找到的「樂香園咖啡室」。簡介上說,「樂香園」是在中環擁有60年歷史的「蛇竇」,招牌是雞批、雜批、菠蘿包,我則是點了雞批、雜批、牛肉卷,外加一杯熱奶茶,菠蘿包忘了點,可能又要再等下次了(這樣說來,我下次要嘗試的還不少哩)。雞批就像是雞肉派,餡是碎雞肉和奶油,味道剛好,不過分油膩,好吃,雜批和牛肉卷也是好吃的東西。搭配熱奶茶,很滿足,她點冰奶茶,冰的更濃更好喝,其實我也應該要點冰的。而她在樂香園沒有吃到豬扒包,中午要找個豬扒包給她吃了……

接著,我們散步到交易廣場,搭6號雙層巴士到赤柱。觀光客要搭雙層巴士,當然要搶著坐上層最前排的位子啦!這個位子視野好,又寬敞,拍照方便容易,好位子啊!6號巴士沿途經過灣仔、黃泥涌峽、淺水灣,最後到達目的地──赤柱。我們在巴士上看到灣仔街市,街市很像台灣的傳統市場,只是他們的街市是在建築物裡,不像台灣傳統市場大多是擺路邊攤的。路上還遠遠地看到跑馬地的馬場,這麼遠看到的馬場就不小了,實在很難想像在旁邊看,馬場有多大啊!

巴士翻過山,就到了香港南區,這裡自用車越來越多,當然Benz也是很多很多。我們很快地看到淺水灣的海灘,在北區的海邊看到的都是水泥或碼頭,這裡看到海灘,著實讓人興奮啊!另外,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淺水灣的別墅,和「淺水灣道129號」這棟特別的建築物,像是可以衝浪的海浪,矗立在海邊,非常特別。

還有一件事要特別用一個小小的段落講一下,這位6號巴士司機實在太厲害了!山路駕駛技術高超,車長車寬車高、轉彎半徑能抓到如此精妙,速度又快,而且平穩舒服,數次讓我們這些坐在上層最前排的觀光客,有著快要撞山、再從山邊溜過去的感覺,讓人拍案叫絕、嘖嘖稱奇啊!

再一陣子,就到達目的地──赤柱。赤柱離香港鬧區已經很遠了,這裡看不到動輒三十層的高樓大廈,而是兩三層、很有造型感的公寓,赤柱大街前段還是小巷子哩!我們來的時候是星期一,可能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上班,比較少本地人來此閒晃吧,眼裡所見幾乎都是外國人,蔚為奇觀!赤柱的洋味重,外國人來這裡卻不是為了洋味來的,而是想買中國風味的紀念品,這裡的街市賣的就是有中國風的東西,古董、瓷器、衣服都帶有濃濃的中國味,當然還可以找得到一些代表香港的紀念品。

散步到赤柱大街的尾端,就能看到船屋(The boathouse,是間餐廳)、美利樓和赤柱廣場了。美利樓好像還在整修,我只在外面照個相就走了,赤柱廣場裡就有很多店家逛,我們居然去逛麵包和火腿店,呵呵~另外,我在這裡找到了Watson's Wine Cellar,酒款很多,看來下午要去中環的店裡,會看到更多的東東吧!

洋味重的赤柱較多的是西式料理,如赤柱大街上的boathouseWildfire等,中午我還們選擇在赤柱吃飯,但並不是吃特別的西式料理。「泗益」是躲在赤柱市場裡的小攤子,真的很像是躲起來的,前面還有個賣水果的路邊攤哩!別看它暗暗小小的,其實它是個茶餐廳,好吃的有豬扒包、咖西多士、蛋牛麵包、菠蘿油,喔?豬扒包耶,當然是點來吃看看囉!

我們等了十多分鐘,熱的豬扒包才送上來,才知道原來是現做的。麵包裡夾著剛炸好的豬扒(豬排),還有奶油和起士,確實很好吃又不油膩,咬下去有著滿足感,他們還把豬扒包切好,很貼心。我吃到豬扒包了,哈哈!另外,我還點了「咖西多士」,我講普通話他們聽不懂,乾脆用寫的,像是炸過的法式吐司,外面有包著奶油和蛋,切成六塊,每小塊上面放著一塊小塊的甜奶油,也是很好吃的東西。還有,雖然很多炸的,但是吃起來都不油膩,實在厲害。飲料我還是喝冰奶茶,不錯。

我們到吃到豬扒包,心滿意足地走回赤柱巴士總站,附近還有赤柱警署和郵局哩!這回,我們搭260號巴士,回程走的路不太一樣,經過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隧道,直通灣仔、金鐘、中環,果然像巴士前面的牌子,有「特快」的感覺。回程我們還是坐在雙層巴士的最前排,當然,是為了看風景和拍照囉!路過淺水灣,重拍了「淺水灣道129號」和淺水灣海灘;路過深水灣時,拍了幾張停在海上的遊艇,還有看到香港海洋公園的纜車;路過香港仔隧道前,還經過電子化收費站,果然比我們先進多了。另外,拍了HSBC總行、渣打銀行、立法會大樓、皇后像廣場,這些地方沒有下來走走,還是留到日後吧!

我們在回到交易廣場裡的巴士總站下車,天氣好像變差了,還好是我們去過赤柱之後才變差。下午安排的是逛街,很隨意的逛街,我們順著空橋走到遮打大廈、歷山大廈,再到置地廣場,這裡是逛街的天堂?喔,不只,這是名牌的天堂,有聽過、沒聽過的世界名牌,這裡都出現了,琳琅滿目。名牌不是我們的重點,但window shopping也是挺好玩的。後來我們走空橋到太子大廈,買了巧克力解解饞,再走回皇后大道中的Watson's Wine Cellar挑好貨。從空橋上看著車輛來來往往,尤其是看到巴士、小巴、的士、電車搶路開,也是一種奇景。另外,香港的洗手間常會藏在安全門處,而且洗手間都不大。外面開始飄雨了,連接各大樓的空橋此時發揮最大的功用,有些空橋還能躲雨兼擋風哩!

一行人整理行李後,往上環海味街出發,白天的海味街頗熱鬧,我嘛,一來不內行,二來不會挑,所以還是眼睛看看就好,至少能增長見聞囉!海味街裡很多乾貨,不只鮑魚、魚翅、中藥草、乾果,我還看到了風乾的、很大一支的火腿哩!六點一到,好興奮,要準備吃大餐囉!這三天經過德己立街,每次看這家店都會心癢癢……

位在威靈頓街的「鏞記」,應是無人不知的燒臘店,這裡不只賣燒臘,還賣炒菜,以粵、浙系菜為主,猜想後者是為大眾口味而設,外地人還不少。點了三拼(燒鵝、乳豬、叉燒)、蠔油芥蘭、豆腐煲、XO醬蝦球、玉帶海皇羹,還有點了臘腸飯大家分著吃。茶上的是菊潽,還有皮蛋酸薑當開胃菜,是完全漬入的薑,酸中帶甜,皮蛋也是好吃。燒鵝皮脆、入味且均勻,連骨頭都入味,更厲害的是味道均勻,台灣吃得到的燒鵝或燒鴨,最常吃到帶骨處像柴、索然無味,這裡是吃不到這種東西的;乳豬也是皮脆,但不過份油膩,搭菊潽更好;叉燒夠嫩、入味,而且味道也很均勻,略帶甜味,好吃,沾梅醬更佳。非常、非常滿意這盤三拼,梅醬和甜醬也能適時提味,光是這道三拼,就沒有白來了。

臘腸飯有臘腸、肝腸,臘腸油而不膩,肝腸足味,都是一時之選,非常喜歡;蠔油芥蘭的每根芥蘭都是一心二分,整整齊齊排好,油膏不只有蠔油,還有蝦米的提味,芥蘭甜脆入心,是道漂亮又好吃的菜;豆腐煲燒的是老豆腐,砂鍋下層墊上青江菜和洋菇,豆腐吸滿湯汁和洋菇精華,青江菜仍嫩脆,甚好;由魚肉、干貝、蟹肉、蛋花做成的玉帶海皇羹,以雞、魚為湯底,調味不過份鮮甜,作為湯品剛好。至於XO醬蝦球,我不能吃蝦,沒辦法介紹,只能吃炒得青脆帶甜的青椒和甜椒,過過乾癮了。唯一小小的敗筆,是鏞記的白飯,用的似乎是泰國米,味道和口感總遜一籌。還有,這裡用的瓷器(碗、盤、碟),正是前一天逛SoHo時看到的Dynasty骨瓷。

非常心滿意足,開心付錢。慢慢散步休息,到附近的Watson's晃晃,找找好吃好看或好玩的東西,慢慢晃回飯店拿行李,搭的士到機場快線,到機場準備登機。

第二次來到赤臘角機場,看到的是廣闊的接機大廳,機場快線直接送到大廳前面,很是方便。我們很快地經過海關,到了禁區候機大廳。挑高的屋頂在這時才看到,而且很涼快。簡單地逛了一下機場免稅店,再搭飛機回到台北。

凌晨了,但是旅程中遇到的人事物,卻能一再回味。三天下來,累嗎?累,但很值得。


2006年3月3日 星期五

香港行(四)半島、太平山......(2006.02.26)

位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上的香港半島酒店,總給人一種特別的印象,一種懷舊,一種回憶,一種交織更多感觸的印象。聽說,一切的印象和回憶,都從進了沉重的大門開始。計畫旅程之前,我和她討論行程,決定安排一天喝下午茶,那要選半島還是洲際呢?

我:「我去打聽過,聽說洲際的下午茶比較好吃,還有海景,我們可以挑接近傍晚的時候去吃,又能看到維港的夜景。」
她:「嗯……」
我:「但又好想吃半島的下午茶,又怕半島的下午茶不好吃……」
她:「那吃洲際好了。」
我:「唔,又有點想吃半島,聽說半島酒店下午茶吃的是氣氛,有一直時空被存封在大堂茶座的感覺和魔力,讓人想一去再去,吃一次應該是感覺不到的……」
她:「那吃半島好了,想吃有氣氛的,而且以後還有機會去吃。」

就這樣,我們選擇到香港半島酒店喝下午茶,除了吃小點喝紅茶,還要去感受那種魔力,累積屬於自己的,半島酒店下午茶的回憶。

下午三點,我們一行人走回彌敦道,繞了半島酒店一圈,觀光客如我們當然是努力拍照囉!俯視為ㄇ字形的半島酒店,帶上淺灰色調的外衣,大門前面有個噴水池,正對梳士巴利道,噴水池當然也是拍照的對象,我還繞了一大圈,到梳士巴利道對面拍整座酒店,還是拍不好,鏡頭不夠廣角在這裡就吃到虧了。然後,準備了好心情,走進半島酒店。

兩位侍者幫我們開門,我們直接步入酒店大堂,喝下午茶的地方,當門重新閤上的瞬間,車水馬龍不見了,噴水池聲不見了,外界的雜音都不見了,這裡僅剩聊天、刀叉、音樂聲。我似乎來到另一個世界,一個被半島酒店建立的世界,這裡僅留下的聲音,似乎要提醒我們更用心去感受半島的一切,又似乎想催眠我們停留更多的時間……

半島酒店的下午茶是不能預約的,所以要排隊,我也利用排隊的空檔時間在飯店裡看著,挑高的大堂,米黃色的裝潢,裝飾著深金黃、略有復古感的裝飾,有著壁燈和吊燈,這樣的時空感彷彿在過去,一種緩慢的過去的時光,我慢慢走上一樓,厚重平鋪的地毯引領著我,繼續探尋更多的角落。一樓有一些服飾訂做店,但目前我是用不到的。一路上都有琴聲陪伴,樂隊現場約演奏半個小時後會休息一陣子,是帶有感情的琴聲,少了用喇叭放的音樂,這裡的音樂旋律變輕快了,時間變快了,等待或閒逛時,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大堂高挑的屋頂上,開始欣賞大堂的裝潢,感覺音樂的律動,時間就這樣流過了……

我們等了四十分鐘才有位子,侍者引領我們坐下,我們都點英式下午茶套餐,我點的是英式早餐茶,她則是點大吉嶺。大概是因為東西太多(一共三套下午茶,有一個雙份),而他們又想把同類型的小點心都放在一個三層盤子裡,結果放不下,他們又另外用容器裝了scone上來。最上層是綠茶小蛋糕、桔皮戚風蛋糕,甜點;中層是吐司夾小黃瓜、吐司夾鮭魚沙拉,吐司夾火腿,是鹹的;下層是松露菌菇捲、甜椒鹹派、千層派和半島招牌巧克力,另外還附有scone。大堂茶座提供的下午茶有單人和雙人份的,雙人份略較便宜,樣式較少,但是每樣皆有兩份,我們則很幸運,所有的小點都能吃得到。

沏好茶,慢慢享受囉!上層的綠茶小蛋糕口感細緻,中間海綿蛋糕有些粗;桔皮戚風蛋糕有新鮮桔味,口感鬆鬆的,不錯。中層的吐司都有一些粗,但小黃瓜沙拉、鮭魚沙拉、火腿味道都很不錯;另外,scone口感鬆軟,水準很高,抹上奶油或草莓果醬後,更顯好吃。下層的甜椒鹹派酥脆剛好,口味適中,剛吃到甜椒時有小小的驚訝,好吃;松露菌菇捲使用罐頭品,松露橄欖油充分和捲皮、菌菇香氣結合在一起,好吃;千層派口感酥脆,略甜不油不膩之外,還能讓人回味,好吃;半島招牌巧克力這次吃到兩種口味,其中威士忌酒味豐醇,巧克力純度足以搭檔,是絕配,而另一種已不記得了。我的英式早餐茶以阿薩姆為主,單寧較重,搭配鹹派是剛好,最羨慕的是她點的大吉嶺,除了能refresh味蕾外,清香更能突顯小點的口感和隱藏的香味。她吃的很滿足哩!

慢慢享受著這段悠閒的時光,下午茶就是要慢慢喝、悠閒著喝,我的注意力仍會被大堂高挑的屋頂吸引住,我對於半島酒店的記憶似乎就是大堂裝潢、氣氛、音樂、下午茶、和她。悠閒裡帶有貴氣的下午茶,從座椅、刀叉、杯盤、桌布裡,都有著美麗的協調性,在這裡,我們都被氣氛感染,享受著這份悠閒又帶有貴氣的下午茶。

不知不覺到了六點多,我們不捨地離開,先到地庫參觀半島酒店的精品店,這裡也有賣半島酒店的酒、香檳、巧克力等,但似乎找不到在下午茶吃到的巧克力口味,有點小小的遺憾吧!走出半島酒店,我們回到車水馬龍、嘈雜的現在,記憶仍神遊在大堂裡。慢慢回神,我們穿過梳士巴利道,到了新世界中心,再穿過洲際酒店,就可以到達星光大道,我們的下一站。還有,地庫就是地下樓的意思。

每天晚上八點都會表演的燈光秀「幻彩詠香江」,是金氏世界記錄裡「最大型燈光音樂表演」,15分鐘裡,有超過30幢高樓大廈,透過千變萬化的燈光,展現香港的澎湃活力,星期日還有廣東話旁白(星期二、四、六則是普通話旁白)。我們就在星光大道上流連著,看到對岸(香港島)的各式大樓,亮起炫麗的燈光,這樣的夜景已經很美了,我們就在這裡拍照,連洲際和半島的夜景都不能放過,這一天還看到了麗星遊輪哩!香港島真的是高度發展的城市,才有高密度林立的大廈,也才有夠炫爛的夜景。台北有個世界最高的台北101,但香港有IFC一期二期、交易廣場、怡和大廈、渣打銀行、HSBC總行、AIG總行、中國銀行大樓、解放軍大樓等更多的高樓,光是燈光就炫麗多了,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幻彩詠香江」結束後,我們漫步至天星碼頭,搭天星小輪回到香港島。小輪的速度滿快的,也可能是距離較近的關係,總覺得海上看到的夜景也很美,看來下次還是在維港多繞一圈好了。出港後,搭乘15C巴士,到花園街站下車,和大家一起排隊,坐纜車上太平山看夜景。第一次坐纜車嗎?不是的,但我是第一次坐到坡度這麼陡的纜車啊!纜車啟動後,看到很多的房子都是斜的,有些坡度超過40度的地方,連腰都會感覺到有壓力,但是,確實很好玩,慢慢被纜車拉上山,也能慢慢看著漂亮的夜景。

很快就到了山頂,凌霄閣還在裝修,看來我們原本計畫要去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就不能去了。慢慢走到山頂廣場,搭手扶梯到頂樓看夜景。風很大,其它人似乎都沒辦法待太久,只好快快照好夜景,快快躲起來。山頂廣場的夜景沒辦法看到全部,有一部分被凌霄閣擋住了,看我得先等凌霄閣裝修好,再去那裡看看夜景,順便看有沒有好吃的餐廳囉!山頂廣場有個Café Deco,是書裡有介紹的好地方,能吃飯,又能看夜景,下次再來吧~!

慢慢排著隊,搭纜車下山,一樣陡W的山坡,方向不同,感覺好像坐得更辛苦了。下來之後,腰實在有些撐不住,這樣子坐久了是會累的,他們則是被冷到了,說要找個熱的吃。我們在置地廣場對面下車,又走回德己立街,轉威靈頓街,好大一個「鏞記」的招牌啊!對面,疑?這不是樂香園嗎?前一天晚上找不到的樂香園,原來是在鏞記對面啊!不過時間很晚,樂香園已經打烊了,我們來到隔壁的「翠華餐廳」喝點熱湯,暖暖身子。我是準備休息,沒有點東西,他們則點了麵、粥、熱湯,呼嚕呼嚕之完,準備回旅館休息了。

「叮叮」聲是電車的聲音,但我還想在半島酒店裡神遊呢~!


2006年3月2日 星期四

香港行(三)SoHo、尖沙咀......(2006.02.26)

這一天上午的行程是「電車之旅」,計畫去逛海味街、上環街市、立法會大樓、SoHo,但考量到能逛得盡興,在前一天晚上討論行程時就刪掉一堆,只去SoHo就好。一方面是前一天晚上回程時看到海味街、西港城都打烊,她們覺得那裡長得不怎麼樣,再來是出發時間較晚,總是要先吃飯再出發,SoHo吃的比較多,所以只去SoHo逛逛就好。但,人是會變的……

出門都已經九點半了,這時候應該是吃早午餐吧!搭電車到機利文街口,早午餐的目標是在德輔道中的「羅富記」。喔?自詡為「粥麵專家」嗎?那當然是挑戰看看囉!呃,等等,沒開?

原來這家位在德輔道中的「羅富記」,星期天是公休日,不過鐵門上貼了張紙,告訴我們可以改至皇后大道中或擺花街的「羅富記」去吃,不用走很遠,就能到達皇后大道中的「羅富記」。我點了蠔油撈麵,其它人點魚球粥和魚片粥,另外還點了一盤鯇魚皮。蠔油撈麵算是很典型的在地料理,簡單的撈麵、芥蘭菜燙好,再淋上蠔油即上桌,還送了一碗謎樣的湯,湯的海鮮腥味很重。拌好就能吃的撈麵口感足,撈麵也吸收蠔油香氣,還有沾上油膏、口感鮮脆的芥蘭菜,好吃,這種撈麵可以輕易地在台北打敗眾多賣撈麵的店家了。有時美食不需要繁複的料理工法,簡單也是一種美。

她們的魚球粥也是一絕,據說這是每天手工現做現打的魚球,摻了花椒和其它香辛料,湯底則是以雞肉、雞骨和魚骨熬煮的,味道夠,搭粥正好。魚片粥湯底相同(後來有看到是用同一鍋粥),把魚球改用魚片而已,但新鮮魚片的鮮美彈口卻是無法模仿的。她們對這兩種粥極滿意,要是我,也會很滿意的。鯇魚皮就是魚的肚皮,可能有先冷凍過,吃到的是爽脆的魚皮口感,特別,但有些人不是很敢吃,會先過一下粥湯再吃。還有,這次美食書上推薦的「酥炸鯪魚球」和「及第粥」都沒吃到,下次再來試看看囉!

吃得心滿意足,付帳當然也是心滿意足。離開前還看到店員在打理撈麵,聽說是早上做好、剛批發回來的,正要把它弄成一坨一坨。原來沒下水的撈麵就長這個樣子……接下來,搭著號稱全世界最長的半自動手扶梯,上山去。

這個半自動手扶梯的起點在皇后大道中、舊中環街市,終點在干德道,我們當然是要走完全程的。先經過士丹頓街,並且在天橋上看著威靈頓街,遠遠的看到了鏞記,還有雲吞麵出名的「麥不大」,喔,後面那個字我不會唸,就幫它改名了,「麥奀(音ㄇㄤˊ)雲吞麵」才是它的名字,路過時好像來太早了,還沒開門,看來下次可以再去吃吃看。

很快地走到擺花街、結志街口,她先走到街口,街口的蘭芳園星期日公休,但攤子上也寫了張紙,告訴我們到結志街6號的店舖去。兩杯絲襪奶茶,用的是味道較濃阿薩姆紅茶,不過甜,茶味夠,奶味足,是自己能接受的奶茶(我平常是不碰奶茶這玩意的),不錯。

繞回擺花街,很快地找到位在擺花街的「羅富記」,這家店頭還有一個魚形霓紅燈招牌,很特別。她則是想找「泰昌餅舖」,書上寫在擺花街32號,走到店門口一看,疑?賣精油的?結果是書上地址弄錯了,應該是39號,而且好找到不行,就在擺花街「羅富記」的對面啊!她去買了個類似台灣版甜甜圈的東東,忘記名字,但滿好吃的,不過甜也不膩口。

接下來走閣麒街平面道路,很快就能走到荷里活道,英文是Hollywood Road,我們會叫「好萊塢路」的這個地方。這個路口有「前中區警署」,類似台灣的警察分局的單位,我們沒有進去,只在外面拍照就離開了。從這裡開始,看到比較多的私人汽車,前一天在蘭桂坊附近只有看到計程車,還以為鬧區禁行私人汽車哩!過馬路之前,看到一台開著Farrari的女生,很時髦的。

繼續轉些利街往上走,就可以繼續搭手扶梯了,這裡的手扶梯比較陡了,而且也沒有高架或平面的分別,手扶梯就在平地上,有水泥屋頂,下雨就不用擔心淋到雨。經過士丹頓街之前,被路邊一間賣瓷器的店家吸引住了,就進去繞繞看看。這家店有賣薄瓷、骨瓷和景德瓷器,琳琅滿目,那種極輕薄的瓷器輕到幾乎沒有感覺,做工細緻,好物;骨瓷都是Dynasty這個牌子的,杯碟碗盤筷架湯匙都有,且皆有水準,素色的感覺頗投自己喜好;景德瓷則走華麗路線,重量較重但漂亮美麗。我來香港的目標是找酒,瓷器帶不下,且怕破,下次有硬質旅行箱時再帶不遲,她則買了一組骨瓷的午茶杯碟組。

路過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經過生命堂,這裡能由上往下看到大半條半自動手扶梯,也是一景啊!路邊有一些Pub,上午就開始賣啤酒的店,裝潢滿特別的。路邊還有「Welcome to SoHo」的旗子哩!有聽說這裡是美食區,但她上次來的心得是並不好吃,可能沒有找到好吃的店家吧,留個機會日後看看。

下一條是堅道。走在這段手扶梯上,有些住宅是公寓,有些則是很高很高的大樓,老舊的公寓和新式大樓交錯,實在特別。香港島寸土寸金,正好還路過房屋仲介公司,不少房子都要價數百萬港幣,好貴……經過堅道,再往上走會經過一座回教禮拜堂,相然還是要照相的。沿著些利街再往上走,經過麼羅廟街、羅便臣道,這裡附近的老舊公寓較少了,新式大樓變多了,而且都很高,動輒三十層樓的高樓,若是停電不能搭電梯,上下樓定是痛苦非常。另外,這裡慢慢能看到樹、看到綠地,在鬧區都是看不到的。還有,私人汽車更多了,我在這裡看到了Benz的某敞蓬車,型號忘記了。

手扶梯變窄了、坡變得更陡了,更需要手扶梯了,最後到達終點,干德道。我們準備在這裡搭綠色小巴3號下山,不過怎麼等,都是客滿,不然就是不夠四個人的座位。香港的小巴好像有規定每位乘客都要坐在座位上,沒有站位,所以沒有位子時司機可以把乘客趕下車,我們就被趕下來了,自己戲稱有坐過綠色小巴30秒,哈~。連等三輛都沒有位子,索幸不等,坐的士下山去。在干德道看到的私人汽車實在很多,大概每十輛裡,有四輛是Benz,兩輛不是BMW就是Lexus,兩輛不是Honda(或Acuda)就是Toyota,再來就是VWVolvo等其它廠牌,Bnez多到看到都麻痺了,SESLKML系列都看到了,蔚為奇觀。的士好像很統一地是Toyota,是燒天然氣的環保車。

下山已是十二點半,目標是中環地鐵站,下午的行程是去尖沙咀逛逛。我們在置地廣場、LV旗艦店前下車,白天的中環也是車水馬龍,人不少,而且有個好天氣,就會很開心。我們從LV旁的地鐵站入口進入,搭地鐵紅線到尖沙咀站。香港的地鐵和台北的捷運滿像的,上下樓的手扶梯像,裡面布置感覺也像,但香港地鐵列車很安靜、很平穩,台北捷運就會唧唧叫,煞車很有感覺;香港地鐵都有兩層門,可以預防有人想不開跳下去自殺,台北捷運只有木柵線有兩層門,其它沒有;香港地鐵的列車月台間隙也比較小。但是,香港地鐵站裡沒有洗手間,台北捷運每個站都有;香港地鐵的出口動線設計也較差些,站外地下道沒有連在一起,台北捷運就有。

到尖沙咀已經下午一點十五分了,我們從A出口離開,到九龍公園裡找洗手間。九龍公園旁邊就是清真寺,而且還有「"麗大道」,有一些服飾店可以逛逛,我們在這裡沒有停太久,直往加連威老道走去。她在去年八月來過香港,就住在漆咸道南、加連威老道口的九龍華美達酒店,她每天都要走這段路,到尖沙咀地鐵站搭地鐵到目的地,那時候她是平常日來玩的,每天早上都要在加連威老道上人擠人,這次走這段路,並沒有人擠人的感覺,但人都在店裡擠來擠去。

逛了一下,再回到彌敦道,時間還早,我們慢慢走到海防道,路邊有許多3C家電、CDDVD專賣店,選擇很多,她去找CD,我去找「熟食中心」,不過找不到。然後,再走至漢口道,她去逛HMV,我在外面等著,看到了一棟側面很像帆船的大樓,「北京道一號」,造型很特別,對面則是朗廷酒店。和中環相比,這裡的高樓密度較低,但是都很有造型感,若加上燈光應該更美麗吧!還有,我在這裡看到第一輛腳踏車。重型機車前一天就看到了,而且是帥氣的警察騎的,警察還穿緊身褲哩!

我們的下一站當然不是朗廷,也不是北京道一號,而是反方向……


2006年3月1日 星期三

香港行(二)蘭桂坊......(2006.02.25)

她們一行人前一天晚上就到台北,這天上午十一點半從台北松山機場出發,搭國光客運,到達中正國際機場。照例,在中山高的桃園南崁段要塞個車,通常是塞到楊梅,有時候幸運一點只塞到平鎮,不過對我們來說都沒差。走到機場,哇!機場真大,不過有點暗暗的,格局方正,算是名實相符的機場吧!我們一行人先到台灣銀行的櫃台換港幣,新台幣真的越來越小了,而且這裡匯兌要手續費100元,早知道就不在這裡換……

再來,就是排隊領機票了、托運行李了,到香港玩的人還真不少,但是流程還算快。我的相機基本上都掛在脖子上,想照就照,這樣子應該有像觀光客吧?再來經過海關,當護照被蓋上出境章時,好像有種被趕出國的感覺哩!出關前還逛了一下免稅店,不過只有台灣菸酒公司和幾間書局,很少,而且不便宜,菸倒是有些價差,可以考慮。

過安檢,確定身上沒有怪東西後,就可以逛候機室附近的免稅店。安檢時其它人還有被查到有「粉狀物體」,結果是草仔粿。候機室附近的免稅店有賣菸酒、化粧品、保養品、衣服、皮件、3C商品,不過基本上和市價差不多,我則是買了市面上沒有賣的小香水組,送給她。去程搭華航CI-615班機,Airbus 340,在A7登機門,這應該是他們專屬的登機門,有刻意裝潢過的感覺。等到15:15,準備登機,上機,坐定,繫上安全帶,起飛,出發。

飛機上有提供小點心吃,這次是不怎麼樣的豬肉意麵,老到不行的白切豬肉片和入口就快化光光的意麵,很多人都不會想吃完的。飛機上還有賣菸、酒等免稅品,不過基本上我是沒有興趣的。

以前有個降落難度超高的啟德機場,降落可能會掉到海裡去;新建的赤臘角機場是把大嶼山炸掉一大塊,然後填海蓋起來的,填海方式、建築風格都很像關西空港,不過差別在於人家關西空港的側風不會那麼大……17:30到達了香港赤臘角機場,在28號登機門下飛機,拎著自己的包包和好心情,準備入境香港囉!這個機場不是普通大,是非常大,太大到難以想像從最後一個登機門走到入關處要走多久、會不會走路(或搭手扶梯)到沒耐心、會不會想弄個任意門,哈~

慢慢走到入關處,一排黑色櫃台,裡面都是身著深色制服的香港警察,他們很忙的:邊看看我、邊看我的護照和港簽、邊檢查資料、還邊聊天,我在等的時間裡,他們嘴巴都沒停過,而且都不是跟我聊。蓋上入境章、提領行李後即可出關,我沒帶違禁品,走綠色閘門出去。一出去就看到賣酒的,但這裡的酒都不便宜,算了。出關後,哇!好大^n的入境大廳啊!中正機場的格局馬上就被比下去了。

一行人準備搭機場快線到香港島,四個人正好可以買四人團體票,HKD$250,算是很便宜了。我們的步調比較慢,所以到香港島、出機場快線站時已經快七點了,下著牛毛細的小雨,在路上想找公車搭到旅館,結果卻找不到巴士站牌?好吧,不浪費時間找了,直接搭電車比較快,目標是德輔道西、水街口,香港華美達酒店。呃……結果坐到往石塘咀的,坐錯車,我們又匆匆跑下車,搭上往堅尼地城的電車,才到達目的地。Check-in、休息一下,再出門時已經晚上九點,下點細雨,這時候去太平山看夜景很不智,所以臨時改變行程,晚上去蘭桂坊,並吃點好吃的東東。

香港島上的電車實在是方便又好用的交通工具,原本還計畫某些路段搭小巴的,此時都改為電車,省錢又好玩,對我們這票觀光客來說,搭電車實在是件新鮮事。這次三天兩夜的旅程裡,電車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哩!

搭電車到德輔道中、畢打街口下車,路過LV旗艦店,走一小段路就能到蘭桂坊。很多店家都準備打烊了,走在畢打街、皇后大道,少了許多招牌燈,有些暗淡。香港的行人紅綠燈也是特別,會嘟嘟叫,而且綠燈時叫的特別快,好像有趕人走快點的感覺,每次聽到都快笑到不行……還有,香港人的普通話講的不太標準,濃濃的廣東腔就是最大的特色。大學時有同學是僑生,講廣東話很溜的,講普通話也有這種口音。

九點多到了蘭桂坊,開始了這個星期六晚上的夜生活。這裡BarPub林立,招牌花花綠綠的,五光十色,讓人眼花瞭亂,觀光客也很多,尤其是外國人。九點多應該算早的,沒有很多人聚集在這裡,而我們找了一間俄國餐廳吃飯、兼看表演。Balalaika位在蘭桂坊大廈的閣樓,以為閣樓在樓頂的我們,到了蘭桂坊大廈前面傻眼了:怎麼沒有這間餐廳?原來「閣樓」是在隔壁棟啊!我們也不太習慣香港的地址編法,總以為15號和15A15B15C是連在一起的,其實並不是,可能15號在馬路的一邊,而15A15C在馬路的另一邊;另外,香港地址常出現的「地下一樓」是指GF,但和台灣的B1是不一樣的:B1真的是地下室的第一個樓層,GF則是指馬路邊的那個樓層。

Balalaika是間很有特色的俄國餐廳,供應各式俄國菜,裝修以俄羅斯的傳統民居作題材,牆上還有俄羅斯娃娃裝飾著,很特別,印象裡台北沒有類似的餐廳。我們點了豬肉、洋蔥三文魚、玉桂蘋果餐包,還有俄式沙律、南瓜飯、南瓜湯、牛尾羅宋湯、燉海鱸魚、羊肉串燒。最有印象的是羊肉串燒,這部分和美食書上介紹的相同,上菜時侍者會先把鋼杯裡的Vodka點火,然後倒在串燒上,秀場很特別,羊肉本身也是鮮嫩又好吃,七分熟的羊肉串燒還有三種不同沾醬,不過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另外還有好吃的海鱸魚、牛尾羅宋湯,海鱸魚搭配奶油醬汁,但還能吃到鮮嫩的魚肉口感,而牛尾羅宋湯熬煮夠久,精華盡在湯裡,用料也是實在。喔,嗯,三文魚是鮭魚,沙律是沙拉。

俄國有名的飲料是Vodka,當然也要試試以Vodka為底的調酒,這回喝了Long IslandTsar's Martini。特別的是Tsar's Martini,以Chopin VodkaGin為底,再加入鮭魚子,視覺效果特別外,當咬破鮭魚子、和著調酒時,有著神奇的均衡感,魚子腥味不見了,口感難以形容。美食書還介紹店裡有「Vodka冰房」我想就等夏天再來囉!

晚上還有人駐唱,唱著俄國歌曲,算是真正營造出俄國氣氛的要角。一男一女,歌聲很好聽,這樣的歌、這樣的俄國語調,讓我很直覺地想到Paul,哈~最後駐唱結束,他們也下台逐桌致意,我們坐在離看台最近的位子,也算是最捧場的歌迷,我想他們是跟我們一樣開心的……

吃飽喝足,也準備回飯店休息去,走在德己立街上,外國人好多,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拿著調酒或啤酒,站在街上聊天,Pub音樂開得震天響,但外面聽不到,每群人都自成一個小圈圈,開心的聊天。我們走在小小的街上,看著路邊的花花綠綠,這裡是很繁榮、熱鬧的地方。

這是旅程的第一天,我已經很開心、很滿足了,那接下來呢?


2006年2月25日 星期六

香港行(一)出發之前......

好吧,我承認,我是個土包子,在這次「香港行」之前我都沒有出過國。

但是,幾天後,我就要出國了。

當然,第一次出國難度不要太高,對於很多事情、流程都沒有經驗的我來說,第一次出國不是跟團,而是搞自由行,難度是有那麼一點高。但是自己以前也有辦過幾次國內線的活動,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就是衝著自已心中吶喊著「I can make it」,我決定搞個自由行,難度又不要太高,所以我選擇到香港,也可以見見世面。從過年前拍證件照、辦護照、和旅行社聯絡,過年之後辦港簽、計劃行程,都是第一次哩!

講了那麼多理由都是空的,只是因為,我要跟她一起出國。

計畫不能亂訂,先做功課才能有後續動作,就像酒一樣,總是要先累積一些背景知識的。在台灣,香港的書不算難找,基本上看看這些資訊就很足夠了,不過大多的資訊都僅止於景點介紹。香港旅遊局也有網站,介紹香江之美,也是另一種選擇。景點構成整個旅程的「點」,就像一個個stop,我們由眾多的景點中,依照某些「條件」,選出這次想去、想體驗的部分。

背景知識累積愈多,愈需要訂出條件篩選想去的地方。除了有形的地域條件外,還有一個無形的條件,就是「時間」。去每個景點都要花時間參觀,時間也決定最遠可以跑到那裡。這次買到的是華航的香港機加酒自由行,三天兩夜,不過我們是坐下午的飛機,到香港差不多是傍晚了,這個「三天兩夜」的第一個白天就不見了,回程是在第三天的晚上(或說是第四天的凌晨),算一算,兩天三夜,時間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我和她決定這次只有玩香港島,外加喝下午茶時花半天去尖沙咀逛逛。

Data Structure教科書裡常會出現「路徑」相關的問題,什麼最短路徑blablabla,「路徑」是構成旅程的「線」,把每個景點串連起來。要規劃「路徑」就要有地圖,台灣找得到的香港地圖,基本上,很難用。可能地圖社都認為我們去香港的活動範圍只在中環到銅鑼灣,外加尖沙咀、旺角和油麻地吧?更別想什麼離島的地圖,能有一張地鐵路線圖、再加標機場快線和迪士尼線就要偷笑了。沒錯,我這次就有買到這種地圖,唉~

還好這次還是買到了比較詳細的全圖,大小街道都有標示,也有渡輪、電車、地鐵、的士、巴士資訊,算是很實用的好東西。另外,中原地圖也是很好用的網路地圖,而且還會標出食肆、交通等資訊,非常豐富、方便。另外,我也在這裡找到綠色小巴的路線。有關香港觀光、旅遊的資訊很多,網路找一找就能找得到了。

每個景點要玩的、要看的東西,是旅程中另一個維度的「線」。數學告訴我們,兩個正交維度可以構成一個「面」,這個「面」就是旅程。我繼續找著各景點的資訊,規劃大約時程,並且列出細項,逐步勾勒出這次香港之行的輪廓。三天兩夜又不想浪費太多時間,所以我們活動範圍僅在香港島和尖沙咀,而尖沙咀也只停半天,只為了喝個下午茶,順便看看長什麼樣子。香港島也不算小,重點放在上環、中環、山頂,還不到金鐘,另外加去淺水灣和赤柱,其它地方就下次再去,反正香港離台灣很近,飛一個半小時就到了,多去幾次也無坊。

食、衣、住、行也不能少,尤其是吃,在香港找吃的很方便,但是想找好吃的東西就不容易了。我這次也找到了介紹香港的美食指南,對照著地圖、路線圖,一點一點填入旅程裡。還有,到香港不購物實在太可惜,我們還是留了時間逛街購物,當然也要量力而為,買了一堆結果帶不回來也很麻煩。

再來呢?準備打包行李、打包自己、打包心情,然後,準備出國囉!「旅程」應該是立體的,還少一個維度?那就是體驗和心情囉!

PS. 其實都是胡扯,看來要挑戰點閱率最低不是不可能的啊……


2006年1月4日 星期三

原住民文化的跨年......(2005.12.30~2006.1.2)

耶誕節還沒有回味完,接下來的周末就要跨年了。前一天先打包要帶下去的行李,準備出發。很久沒有坐飛機的我,請假坐了下午出發的飛機到台東。立榮的空中服務還是不變,不過多了立榮紀念品販賣。天氣不好,高空還有直聳的「雲柱」,飛機抖抖的,但至少沒有坐到「大怒神」,技術應該算好的了。快到台東時,看到的太平洋,一側是黑的,一側是淺藍色,陽光似有若無地灑在海上,若在陸地上,應該很舒服吧!下飛機已經看到她媽媽在機場等我,拎著行李,再趕去搭火車,目標是關山。

這班台東到玉里的柴快車,只有兩節,不管有沒有關上窗子,車廂裡都一樣吵,常希望火車不要加速,慢慢溜就好,不過開窗子也聞不到什麼燒柴油或廢氣的味道(車廂內有人抽煙倒是聞得清楚明白),是一班只有一些通勤學生在坐的火車,大概算了一下,火車上不到40個人,而且幾乎每站都有人下車,沒有人上車,到關山站才有人上車。17:08出發,先經過五個山洞,再經過五個車站:山里、鹿野、瑞源、瑞和、月美,最後到達我的終點站,關山,17:45,票價33元,是國光客運或鼎東客運的1/3價錢。扣除起迄站,有兩個是「無人招呼站」,連售票處都沒有,只有孤伶伶的月台和二線(或三線)鐵道。能想像火車像公車一樣停靠站,不到半分鐘就開走,還一副想停不停的樣子嘛?

瑞和站更是個奇妙的東東,它是個無人招呼站,二線鐵道,月台很短,月台上標有站名的牌子都被破壞了,而且旁邊有很多菜圃,就看到有學生下車沒有直接走月台,而是從另一邊跳下車,直接穿越鐵道,再走到田裡去,這天下著細雨,泥濘的田間小路正是通往這個無人招呼站的唯一途徑。

到了關山,她已經開車等我,晚上和她的同事一起到同事家吃飯,慶祝另一位同事光榮退伍。東道主馬主任是布農族人,太太則是卑南族人,做得一手好菜,晚餐菜色不少,都很好吃,我只記得糖醋排骨、鹹水雞,較特別的是原住民的「粽子」(唸作a-bai,重音在後面),我有吃過排灣族的版本,這次吃到的樣子和口感都差不多。原住民吃飯不能沒有酒,沒喝到掛好像也不能回家,這次沒有喝到私釀小米酒,也沒喝到掛,不過大家喝金門高梁38度、水井坊(某大陸名酒)、玉山五八金也是喝得很開心,不過那個五八金也實在太難喝了點。吃飽喝足後就唱karaoke,十二點才回家,完全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好客。

第二天起床,快速打理後,開車載她和同事到台東市娜魯灣飯店,看她們表演阿美族的舞蹈,她的同事幫忙錄影,我幫忙拍照,還有鼓掌。中午和她的同事去美娥海產店吃飯,位在富岡漁港附近的美娥海產店,海鮮直接取自富岡漁港,魚、蝦、蟹基本上都很新鮮,不過料理法似乎缺少些什麼,醬汁太濃郁、以炒炸為主的方式,總無法表現出海鮮原有的鮮甜口感。像「黑胡椒魚柳」的魚柳先炸再炒,濃厚的黑胡椒味和魚實在搭不起來。一桌吃完,銷路最好的是青菜、清蒸魚、鳳梨蝦球、生魚片這種較清爽、較能凸顯鮮美原味的菜色。

下午到台東市的活水湖看藍藍的海,她們當陽光活力美少女,男生負責拍照,記錄著陽光底下美少女的活力。海風很涼,輕拂著臉,佷暢快,這時睡個午覺,應是非常愜意的。實在是個很舒服的下午,所以後來我們就回家睡午覺,把美好的下午睡掉了……

2005年的最後一個晚上,到她同事的家裡吃飯,東道主是卑南族人,親手做幾道卑南族的料理(背後有家人默默幫忙),真是新好男人啊!第一道蒜苗冷盤實在是嗆到不行,我可能正好吃到鹽巴很大坨的區域,一味死鹹,味道又嗆,後來都提不起勇氣再吃第二口。另外還有筒仔雞、火鍋、烤肉,這些就好吃得多了,還有他們自己做的「粽子」和糯米飯。菜都不錯,就是蒜苗沒勇氣吃而已,不過她同事的男朋友倒吃的津津有味。喔,對了,她同事和男朋友在一起快十年了,都是阿美族,算是青梅竹馬哩!吃飯還是要搭酒,前一天喝高梁,這一天就喝點輕鬆易飲的台啤囉!邊吃飯,邊看電視播出台北和高雄的跨年晚會,高雄的卡司是有比較強,台北就遜了些。

吃飽後散步到附近的活動中心,正逢部落舉辦「除喪」,便一同參加,她去跳,我在旁邊拍照。接下來到史前博物館參加台東的跨年演唱會,卡司明顯小很多,大概一來預算較少,二來唱台東就沒辦法趕場唱第二攤吧!飄著小雨的天氣,倒數,迎接2006年的第一個晚上。跨年演唱會也進入高潮,壓軸是張克帆和Shino,張克帆是台東人,演唱三首歌,我只記得「寂寞轟炸」、「用盡一生的愛」;林曉培則是四首,我也只記得「手太小」、「煩」、「心動」。晚會結束,我們也要準備離開了,望了一下,這次晚會應該有個兩三千人參加吧,還有很high的人,不過叫得太大聲太尖銳,實在是……

同行有些人先行離開,我們則考慮到望園喝茶聊天,並等待天明時的第一道曙光,不過山區下雨,而且似乎下不停,於是放棄喝茶,改去海濱公園看海聊天。買了一些仙女棒,在海邊看著海浪,吹著微風,玩仙女棒,一起聊天,感覺實在不錯。海風很輕,但浪有些大,有些浪還有一個人高,看到有人在海邊撈著鰻苗,然後在海邊生火烤來吃,應是一種美味吧。五點多再去吃個早餐,喝著黃豆煮出來的鹹豆漿,實在不錯,後來才知道那間是很有名的早餐店,又是一次誤打誤撞找到的好地方啊。六點再回到海濱公園的寶桑亭看曙光,雲太多,看不到,只好作罷。

2006年第一天就通宵,再睡起來已經十一點半,匆匆幫忙她媽媽弄午餐,再來就是看新聞兼吃飯,家常菜也是很好吃的,紅燒魚、生魚片、生菜沙拉、咖哩雞都好吃,還有自製的麻糬,搭配自製的花生粉(用新化民宿那種的花生做的)和糖粉,口感很棒。休息一下,下午開車到關山,先載她去洗頭,我也買了一些簡單的菜,準備晚上料理一番。連吃幾天重口味的菜,晚上只想用燙的,或是用薄鹽烤些東西吃。現在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有些田裡的油菜花開滿地,很美,還有人專程停車照相哩~!

事先問過她那裡的東西,我只用了鹽和葵花油,還有中型烤箱,先是薄鹽烤青椒,再來是炒杏鮑菇,在烤箱裡炒杏鮑菇也是可以炒得很嫩哩!還有川燙青江菜,最後是烤里肌肉,不過最後的烤肉雖然嫩,不過烤得有些失敗,之前是用烤箱的鐵盤烤,這次用鐵網,結果反而爐子不夠熱,烤的速度好慢,以後再想想要怎麼料理好了……

佐餐酒是義大利酒,原以為是濃郁厚重型的酒,喝了才知道不然,是我對Toscana IGT存有太多的幻想嗎?酒名和筆記如下:

Malenchini-Fattoria di Lilliano Toscana "Bruzzico" 2001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顏色極深,中央深不透光,邊緣泛紅,液面明亮。一開瓶即有黑莓果、覆盆子、咖啡、燻烤香氣,略帶一些胡椒、青草香氣,香氣強度適中,有些柔細感,略感複雜度,搖晃後香氣仍維持著。入口時感覺酒體適中,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有澀度,略感酸度,是有骨架的酒,但是又很順口好喝,單寧在口中的感覺細緻,隱約感覺著變化,是很迷人的酒。尾韻長度略短。

原來不是濃郁強勁的酒,喝過就鬆了一口氣,可以搭今天做的菜了。大家對我的料理都很捧場(雖然我說「我做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青椒和杏鮑菇料理的很好,青江菜就失敗了,至於那口感滑嫩到不行的豬肉,我是第一次吃到,以後還是再烤熟一點、硬一點好了,後者似乎是大家比較能接受的口感。另外,下次我要帶鹽花下去……

時光飛逝,日月共乘太空梭,快樂的時光總是匆匆,再來就要上班了……一早開著車回台東,再坐飛機回台北,該是專心上班的時候。這次我在飛機上睡著了,睡到降落才醒來,玩的很盡興,也很累人的……很快地,她要再上台北了,繼續期待下次見面囉~


Malenchini-Fattoria di Lilliano Toscana "Bruzzico" 2001

WS:91

Fantastic aromas of blackberries, coffee and raspberries. Full-bodied, with medium-fine tannins anda leafy berry and chocolate aftertaste. Complex wine. Consistently outstanding and a super value. Best after 2006. 1250 cases mande.(JS)

Silver of 2005 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

Sweet and oaky. Black cherry fruits with a touch of spice. Ripe and round with black cherry flavours and aromas. Hints of clove and pepper. Fair structure. Now.


2005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我們的耶誕節......(2005.12.24~25)

耶誕節是個出去玩的好時間,這次我們討論的結果,選擇去高雄。這個地方,我有十幾年沒去了,最後一次去好像是和家人去澄清湖、蓮池潭、佛光山,對於高雄市區,我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兩個星期前訂好火車票(去高雄很快,不太需要坐到飛機),星期六起個大早,坐火車到高雄去,約好在高雄碰頭。

因為對高雄不熟,幾天前我就很努力的K地圖,把市區幾條重要道路的路名背一背,基本上,中x(請自行代入華、正、山等字)路和那幾條有數字的路都滿重要的,還有高雄路的分段是用一路、二路,不像台北是一段、二段。另外還問了高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同事倒是建議我去看看捷運塌掉的地方……

去程坐1005次推拉式自強號,沿途停靠台中、彰化、台南、高雄,起個大早的結果,上了火車就開始昏睡,睡到快到台中才起來,然後就睡不著了,雖然睡不著,但是腦袋很鈍……另外,可能有不少路段都沒有開到速限的關係,到台南的時候火車已經誤點20分鐘,到高雄則誤點快25分鐘,這……台北到台東會誤點就算了,台北到高雄這種路況好、有鐵路電氣化、自動號誌轉轍器多到不像話的地方,還是誤點……到高雄已經十一點五十分了,誤點24分鐘,她的火車反而沒有誤點,十二點到高雄,由南迴開來的莒光號沒有誤點啊~!

和她會合後,我們沿著民主路走著,中午隨便吃一吃,然後散步到中央公園,經過城市光廊,慢慢步行到住宿的地方。這次來高雄,並不想住高級飯店,不想搞個燭光晚餐,不想花大錢當冤大頭,所以這次我們住國軍英雄館、吃路邊攤。位在雄女對面的國軍英雄館,價錢合理,交通方便,距離新堀江、百貨商圈等又很近,實在是個好地方。另外還有一點好,他們沒有跟著時下大飯店、大旅社一樣,趁著耶誕節假期大漲價,平日和假日的價錢相同,只有身分是不是軍人的差別而已。稍微整理一下,然後出發,先到漢神百貨走走去。

走路到漢神百貨很快,不過正逢周年慶,人實在很多,我跟她一起找她需要的東西,後來發現到沒有想要的東西,就逛逛精品吧!一樓到三樓的精品大多是聽過名字的,但是不怎麼想買的東西,帶她去Tiffany看飾品,去Dunhill看皮件,去Bvlgari看珠寶,看,是不用花錢的。

高雄的公車似乎都是一段票的,票價12元,比台北便宜一些,我還有看到司機拿著票夾在剪票的,好像十年前在台北市坐公車的樣子。回想起高中時代坐公車,就已經使用公車儲值卡了,上大學在新竹搭公車是投現,沒有買過公車票給司機剪票的經驗。高雄的交通狀況和台北相比,實在差多了。走過n個路口,在m個路口看到機車闖紅燈、或是超過停止線、或是統統一起來,走在枕木紋線上,還要擔心有車子準備闖紅燈,還遇過車子要闖紅燈前先按喇叭「催」行人快點走的,這是什麼跟什麼……

我們的下一站,新光三越三多店,還是繼續找著她想要的東西,最後,還是找到了,她也挑了兩件外套,是送給我的禮物。比較起來,逛新光三越比較有像在台北逛百貨公司的感覺,漢神是人太多了,所以偶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吧!另外,她的品味好像越來越高了,唔……

東西找的差不多了,天色暗了,準備吃耶誕節大餐囉!我們兩個都沒有什麼主意要吃什麼,出了新光三越大門,決定聽同事的建議,走文橫路到新堀江。文橫路和三多路口有一些小吃攤,我們在這裡吃「前菜」。「胡椒風味蒜蓉蘿勒炸雞柳,搭米腸和天婦羅」是很常見的前菜,這家店用的白胡椒不錯,再使用新鮮蒜蓉和蘿勒爆香,鮮嫩雞柳、米腸和天婦羅有著鮮甜味,是很不錯的一道前菜。另外還有「生炒鱔背意麵燴酸醬白菜紅蘿蔔」,當作澱粉類前菜,除了意麵煮得久了些,口感有一點爛之外,鱔魚有著嫩脆的口感,醬汁不過分厚重,不錯。

吃完兩樣前菜,已經半飽了,還是走走路消化一下。從文橫路走到新堀江有一段路,我和她慢慢散步,經過生日公園,還被準備闖紅燈的公車叭。到了新堀江,人好多,我和她慢慢晃著,她很專心地看耳環、帽子,我在這裡買了準備吃主菜前的漱口冰,是「巧克力冰淇淋甜筒,香草麻糬冰淇淋夾心」,中層香草麻糬冰淇淋可以拉長,滿好玩的。我們一起挑了一些髮飾、耳環,逛了許久,兩個人都有些累了,她買了「海苔黑米糕」,當作主菜旁邊的澱粉主食,米糕外面還有撒一層花生粉,米糕蒸太久,軟軟爛爛的,不怎麼樣。

我們慢慢從新堀江散步回房間,看到麥當勞,一時興起,她在裡面點了「主菜」:「雙層牛肉漢堡」,等了許久,fast food都變成slow food了,在台北如果等那麼久,我們的手上應該會有招待的飲料,但是,這次沒有。這道「主菜」我們外帶回房間吃,只能說普通而已,而牛肉似乎又變薄了。她在高中常和死黨去麥當勞吃早餐,我在高中吃漢堡王的回憶較多,吃過漢堡王之後,就不愛吃麥當勞的漢堡,開始感覺麥當勞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

一頓飯吃到如此,也有八分飽了。回到房間,簡單整理後,接下來要上甜點了。甜點的價錢比之前的前菜、冰、主菜加起來還貴,但是,好吃啊~來自紅利的「性感小圓餅」,都有完美腰身,都是吹彈可破,都能入口即化的杏仁小圓餅。這次共有四種口味:橄欖油口味有清新感,季節師父應有修改調味,這次較能感覺到橄欖油的香氣了;鹽花白巧克力將白巧克力和杏仁香氣融合在一起,一點鹽花適當達到提味效果;巧克力檸檬是用焦糖巧克力macaron夾檸檬餡,酸度有些高,較好吃一些,不過還是有著不搭的感覺;草莓黑胡椒則是在酸甜的草莓口味macaron上增加黑胡椒的香料香氣,讓酸甜感拉長,好吃。整體而言,較上次自己試吃時進步多了,不過她念念不忘的,還是那番紅花口味……

最後,用這支香檳助興吧:
Krug Brut Champagne Grande Cuvée NV
酒液呈淺金黃色,邊緣有些透明感,液面晶亮,氣泡數量很多、綿密、均勻。一開始剛從冰箱裡拿出來,溫度有些低,有著清新細緻的烤吐司、鳳梨、堅果、杏仁果香氣,略帶一些礦石、蘋果香氣,香氣感覺變化豐富,好聞,兼具細緻感和複雜度。入口時感覺酒體略強,有酸度,口中香氣變化出堅果、礦石、細緻花香,有一絲絲很不明顯的木桶味,極具均衡感和變化,讓人回味再三。尾韻長度很長,超過30秒的鳳梨、桔皮、礦石、堅果香氣,在口中反覆停留、變化,美妙,實在美妙。等待一些時間讓它回溫,花香、蘋果、堅果、核桃香氣更明顯,香氣變得有些濃郁。綿密圴勻的氣泡支撐約40分鐘才逐漸減少、慢慢消失,中間不時出現突出的礦石、蘋果、核桃香氣,讓人忍不住一直持杯聞著、品著。開瓶約一個半小時後,氣泡消失,酒也回溫了,我喝到了Chadonnay香氣明顯的「白酒」,鳳梨、礦石、堅果、青蘋果香氣明顯,酸度頗高,仍略有強勁口感,尾韻仍長。

這實在是一支好香檳,讓人不忍釋手的好香檳,一邊聊天,一邊把玩著,聞著、喝著,一點一點地少,一點一點增加自己的回味。搭配的是自己的Sommelier Vintage Champagne杯,手感真好,香氣真美妙。唯一的小缺憾,就是它不搭甜點,甜點多少會帶甜,常引出不甜香檳的酸度,讓香檳變得不均衡。

第二天起床,用過早餐,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大遠百,這裡是第二天的目的地。先寄放行李,再排隊陪她看哈利波特四。我沒有看過小說,哈利波特幾乎都是看電影才知道的,就算過電影,裡面有許多情節也已不記憶,所以由她帶著我看,我看不懂的就問她囉。看完的感覺是,沒有第三集拍得好,劇情跳得滿快的,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她認為是第四集的細節較多,又要壓縮在三個小時內演完,很多小故事都被迫犠牲掉了。

接下來逛大遠百,一樣逛得很累,再坐著人擠人的公車到火車站,遇到車比人強的計程車,準備收心回家去,我回台北,她回台東囉。先送她上火車,我的自強號早二十分鐘就在月台等我,悠閒地上車,放好行李,然後就昏睡到台南,慢慢看著一站一站經過,十二點到了台北,再搭捷運回家去。

兩天的高雄行有著完美的句點,接下來,是跨年了……


Krug Brut Champagne Grande Cuvée NV

WA:92

WS:95

Such a glorious expression of Champagne, combining depth over vintages and complexity of sites to create a profound, multifaceted cuvee. Rich biscuit, ginger, coconut and citrus aromas are followed by gingerbread, baked apple and grilled nut flavors, all supported by a firm yet harmonious structure. Endless finish. Superb. Drink now through 2008. 3,000 cases imported. (BS)


2005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妳的生日

這樣算是驚喜嗎?我坐火車下台東,妳知道;送的禮物,妳猜到。

我能想像太驚喜的結果,所以考慮用這種低調的方式呈現,不過光蛋糕就無法低調了吧……

生日,當然要祝妳快樂,也希望妳能享受我送的禮物囉~

最後感謝紅利和季節師父的Macaron,借用生日吃到好吃Macaron的照片,再次感謝~

相信妳會喜歡我的禮物的……


2005年9月27日 星期二

祝我生日快樂(下)......(2005.09.25)

我的生日,就是要好好款待自己,尤其今年的生日是在星期天,我更想好好地對自己好一點,哈~一年多沒有吃過奢侈的一餐,沒有好好享受地吃一頓,今天就放縱自己,好好重傷自己的荷包……

數天前我就已經尋找想吃的餐廳,並且訂好位,且為了讓自己能開心點,我還自己上網路找資料。同時我也參考了其它網友的評論,看來這不會是地雷,可以好好地、放心地吃一頓。呵呵,這間餐廳的菜單還有上網路呢,真好,可以先在幾天前做好功課,並且「幻想」一下菜色和與酒的搭配。訂位時,我有表明來意,是幫自己過生日的,並且提到自己會帶酒去,因為帶的是老酒,我還會希望能早一點帶到店裡放一下,以穩定酒質,然後想了一下自己帶的菜,決定搭配一支香檳串場。一切準備就緒後,就等著帶心愛的女伴光臨囉!

紅利義大利餐廳就躲在信義路和安和路路口附近的小巷子裡,很不起眼,不過一樓的門面就已經讓人充滿幻想。我在下午把酒送去,簡單的感覺到氣氛,很安靜,可以慢慢享受的好地方。店經理據說有接受國外正統的餐飲管理教育,在許多小細節上都可以注意到他們貼心的貼務;口述菜單是他們的特色,因為菜就是要符合時令、要新鮮,菜單不能是一成不變的;餐後甜點也是一絕,相信不少網友已經探聽過季節師父的種種了(詳見網友becco的新聞台「唐蔬宋廚米其林」),最近還聽說季節師父升任行政主廚,有新菜色可以品嘗……總之,我很期待,非常期待,非常期待這天晚上的這頓大餐……

晚上六點半,訂位的時間到了,我和她提早了一些時間到,並由服務生帶位(後來才知道他就是經理特助David),坐在一個角落。我的紅酒已被開瓶放在一邊,事先點好的香檳已經冰透,桌上已放好前菜刀叉、湯匙和主菜刀叉,還有Zeiss Diva系列的Bordeaux杯和香檳杯。事先已經看過菜單的我,還是詢問了David的意見,並且也詢問搭配酒的特性,基本上我在看菜單時已經注意到這部分,所以並沒有太大的問題,David會口述料理方式,或是建議菜單上沒有的菜色,並且也會介紹簡單的食材資訊,可能算是我少見多怪,覺得這樣的服務是非常特別的,而且從他輕快的敘述方式,每樣菜色都會讓人想嘗試看看的。

點好菜後,David為我打開香檳,「啵」一聲,看來我技術算不錯的。在等開胃菜來的時候,我先試了一口香檳;另外,下午我送來的紅酒也由他們先行開瓶,也先試了自己帶來的紅酒,確定沒有cork,再由他幫忙decant紅酒,不過瓶塞開的不太好,如果是用我帶去的Ah-So的話就會好多了。







Bollinger Brut Champagne Special Cuvée NV

酒液呈金黃色,略淺些,液面晶亮,氣泡細緻、綿密且均勻,可以感覺到它的年輕和活力。一開瓶時有著青蘋果、梨子、烤吐司、奶油、酵母、青草香氣,略有一些細緻的變化,不過一開始似乎還分辨不出來,香氣的感覺年輕、有活力,有些濃郁,不過有輕巧的感覺。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強些,有著豐富的變化,帶有青蘋果、清涼水果、烤吐司、酵母、青草等香氣,搭配食物也可以突顯出酒的不同調性,有著均衡的酸度和酒體表現,實在不錯。尾韻長度適中略長些,以清涼水果香氣為主。


這支香檳就這麼喝完全場,一開始的時候是有點酸,不過搭配開胃小點後就好多了。開胃小點我猜應是「羅勒蕃茄清湯凍」,有著鮮明的羅勒和蕃茄清香,居然做成類似透明的凍狀,實在新奇,猜想這和紅葡萄的無色葡萄汁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道開味小點確實引起味蕾的注意了。

接下來是兩樣開胃前菜,一冷一熱。首先上場的是「威尼斯的花園(Insalata alla Ratafia)」,是該店的招牌海鮮沙拉,有明蝦、干貝、花枝、煙燻鮭魚,搭配著生菜和用香料醃漬過的蕃茄,淋上義式油醋醬汁,再覆上酸豆、魚子醬,這道開胃冷盤綜合酸、甜、鹹等變化,再搭配香檳,能適時提味,且會感覺香檳的酸度降低、更能搭配並提升海鮮的鮮脆口感。唯一的小缺點,就是花枝汆燙得有些老,口感稍差。

另一樣開胃菜是熱盤,原本我點的是「香煎鴨肝襯葡萄(Cololetta Di Fogale Danatra Al Succo Di Uva)」,不過David建議我試試「香煎鴨肝自製風乾番茄,糖漬柳橙糖片」。進口法國的鴨肝,微煎後淋上些許橄欖油醬汁,搭配糖漬橙片和風乾的蕃茄,用刀先輕觸鴨肝,極為鮮嫩,再慢慢切開煎得極鮮嫩的鴨肝,夾上糖漬橙片和風乾的蕃茄,一口咬下,鮮嫩油滑的肥肝、糖漬橙片和風乾的蕃茄各展現滑、酸、甜的不同口感,美妙的變化在口中不停旋閃著。可能因為糖漬橙片有帶皮,所以若以香檳搭菜,會覺得有一絲突出的橙皮澀味,不過大體上來說仍算搭餐。

接下來是紅利的招牌湯,「米蘭蕃茄蔬菜濃湯(Minestrone alla Milanese)」是由23種不同的香料和蔬菜熬煮而成,上湯前再加上一些植物性奶油,David告訴我攪拌至80%的時候喝最好,如果攪拌到100%的話就不好喝了。我聽他的建議,攪拌後再搭配自己的香檳,香檳的酸度仍然不高,且更提出了濃湯的香草和香料香氣,加上蕃茄和奶油交溶的口感,很美。

接下來要上主菜了,我帶來的紅酒已經decant一個半小時了,此時David幫我倒紅酒,我先嘗了一下,哇~實在滿意:







Château Canon 1979

酒液呈明亮的寶石紅色,邊緣略泛白,且漸層明顯,是有年紀的酒了。靜置時有著細緻豐富的菌菇、溼泥土、溼木材(有些像腐木)、烏梅(蜜餞)、黑嘉麗果醬、藥草香氣,略帶一些薄荷、松露香氣,隱隱可以聞到花香,不過剛開始並不明顯,搖晃後香氣仍維持著,能感覺到它的複雜度和細緻的香氣變化。入口時感覺酒體略強,略有酸度,單寧充足且已逐漸釋出,酒體感覺很均衡,酸、澀、酒精正好達到近乎完美的平衡,香氣有著曼妙的大地系、菌菇和黑莓果香氣,不時變化出一些香料草的香氣,感覺很美,舌頭能先感覺到酒精的強度,再來是莓果的甜美香氣,酸度適時拉長甜美果香的感覺,單寧卻已悄悄地、輕柔地包覆在舌苔上。入喉後的尾韻細緻,帶有甜美的莓果香氣和甘味,長度適中。


這支酒喝了一個半小時,不曾感覺到它的老態,用來搭餐,仍不時變化出薄荷、烤香菇、木材香氣,還有一絲玫瑰花香,很美的變化,也是很美的酒。這支紅酒就用來搭配兩樣主菜,首先是「爐烤羊排佐松露洋芋(Costaline di Agnello Con Patate Tartufate)」,羊肋排先醃上羅勒、迷迭香等多種香料,烤過後,再沾上麵包粉快炸,搭配松露醬汁,不過這道菜並沒有洋芋,而是改用炸過的玉米餅,烤羊排原本就有多層次的口感,且略用海鹽提味後,更能增加它細緻豐富的變化,麵包粉讓烤好的羊排多了一點脆脆的口感,我倒不會非常喜歡,總覺得已醃入味的烤羊排就已經夠好了,她反而喜歡這樣略帶些酥脆的口感,還問我能不能用手拿起來啃骨頭,看來她很滿意這道菜。這菜的醬汁還不算濃郁,所以也可以搭配香檳,我是兩者都嘗試搭配,香檳清脆的酸能提升羊排的香氣,紅酒略甜美的口感則混合羊肉的氣味,轉化出更濃郁豐富的味道和口感,兩者都很適合搭配這道主菜。

另一道主菜是「伊塔羅斯小牛(Cotoletta A Di Vilello Con Salsa Al Porto)」,煎好的帶骨犢牛排灑上一點羅勒,再搭配波特酒調理的醬汁,十足濃郁厚重的口感,搭配的是上一道主菜沒有的羅勒洋芋泥。牛排煎的是難度頗高的五分熟,鮮嫩的牛肉搭配濃郁的波特酒醬汁,有著略甜、略鹹的口感,搭配我的紅酒更能提出牛肉的鮮嫩肉味和略甜的波特醬汁香味,舌頭被單寧細緻地包住,牛肉的口感好嫩、好結實,咬感剛好,是一道很棒的主菜。骨肉交接處有感覺熟度下降(約四分熟),這部分的肉似乎較五分熟的肉更鮮嫩,只是我不太會切就是了……

原本我想點的「安東尼各燒鵪鶉」,但因他們沒有足夠的鵪鶉的份量而作罷,不然我還真想試試他們的野味。另外David有向我介紹新菜色「百里香自然豬」,不過我並沒有很大的興趣。她一開始很享受地吃著羊排,結果換吃我的牛排後,我的牛排就回不來了,嗚~我也知道牛排真的比羊排更好吃,不過我也要吃一口啊~

稍微休息一下後,我請David重新為我斟上香檳,以搭配接下來的甜點。首先上了甜點「太陽花」,是菜單沒有的,使用百香果肉和果醬圍成太陽的形狀,再用白色糖霜點綴成太陽的光芒,微酸微甜的百香果有著豐富多變的香氣,搭配香檳的微酸和清新水果香氣,有著交溶、合而為一的感覺,白色糖霜並不太甜,搭配百香果果肉和果醬真是剛好。

接下來是「覆盆子交樂詩(Mirtilli: Tre Modi Per Servirli)」,是用三個部分呈現出覆盆子不同型態的甜點,上甜點時還唱了生日快樂歌,此時我才知道,今天的三桌客人都是來慶生的啊!許了自己的小小心願,開享用甜點囉!首先是覆盆子奶酪,上層是覆盆子果實,中間和下層則是新鮮覆盆子打的果醬和奶酪,有著清新的覆盆子酸味,略甜,搭配香檳更能提出覆盆子的香氣,香檳也不那麼酸,也容易突顯果味,且因為奶酪不太甜,反而能搭配香檳哩。

接下來是覆盆子冰沙,用新鮮覆盆子打出來的冰沙,上面再加上一點點糖霜打發的、很像綿花糖的東西。微酸微甜的口感,放在中間,好像可以refresh口腔一般,且清新的覆盆子果香也很能搭配香檳的果香。

最後是性感小圓餅夾覆盆子果粒的夾心。macaron!這就是很多人介紹過的、網友becco讚不絕口的macaron!這就是那入口即化的覆盆子口味的macaron!太美妙的口感,搭配覆盆子果實和香檳一起入口,美到無法想像……我嘗試過了,真的很棒,macaron不甜不乾,只能用手輕輕拿取,稍一用力就會破碎,在口中會快速化開,再咀嚼覆盆子果實,再搭配一口香檳,口中充滿的是果味、烘焙香氣,還有酸度和酒體皆達到均衡的曼妙滋味啊!

最後的甜點有些類似一口喫,有水蜜桃口味軟糖、濃度70%的巧克力等,作為今天的Ending。快樂的時光總是飛逝如梭,她和我仍沉浸在macaron的口感,無法自拔,我還是向David提出想單點幾個macaron吃吃,他並沒有立即答應我,不過他會幫我問看看的……這時候客人也陸續離開,只剩下我們這一桌客人還在享受著,沒多久,看到他走了出來……

他當然不會空手出來,也不能空手出來,他的手上正端著一個小碟,裡面,有三種不同口味、四大三小、一共七個macaron!真是讓人興奮莫名,太感謝季節師父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了……三種口味,水蜜桃、覆盆子、和開心果口味,都是入口即化的macron,都是吹彈可破的macaron,我和她不用再一人分一半,這次,一人一口一個,開始好好享受macaron帶來的甜蜜滋味……

我們到快十點才準備離開,她已經微醺了,最後能吃到macaron,滿足的神情溢於言表,她真的比我還開心啊!我還想再來試吃的。還有,macaron能外帶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每天都吃到嗎?


Bollinger Brut Champagne Special Cuvée NV

WA:89

WS:93(Highly Recommend)

A beautiful Champagne. Complex and elegant, evoking ginger, jasmine, citrus and honey aromas and flavors, accented by a biscuit and grain component coming as much from barrel fermentation as yeast aging. Very firmly structured and long. Enjoy with Asian foods or Parmesan cheese. Drink now through 2006. 9,500 cases imported. (BS)


Château Canon 1979

WA:86

One of the best St.-Emilions in this vintage, this Canon is impressively dark ruby in color without any amber, and has tannic and youthful flavors. It exhibits good concentration, depth, and body, but the tannins are still foreboding. Canon's 1979 is a young, muscular wine with potential, but will the fruit hold up? Anticipated maturity: Now-2003. Last tasted, 1/91.

WS:90

Rather a brute for Canon. Full-bodied and very fruity but slightly hard and tannic. Still, you'll find plenty of beautiful berry, chocolate and earth aromas and flavors. Drinkable now.--Canon vertical. (JS)


2005年9月26日 星期一

祝我生日快樂(上)......(2005.09.23~24)

台長的生日就快到了,人家說慶生要在生日之前(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哩),不過慶生對我來說,就是另一種型式的吃吃喝喝兼聊天打屁,能有個機會大家聊天吃飯,其它似乎就不那麼重要了……

星期五晚上約了同事慶生,地點選在Amaroni's Little Italy小義大利餐廳,之前已經來過這裡兩次,大份量的義大利菜適合很多朋友、同事前來同樂,份量大之外,餐點的水準足夠,算是物有所值的餐廳。

當天晚上七點開始吃,叫了一桌子滿滿的東西。可能是因為我來過這裡兩次了,想把這餐廳推薦給大家,再加上我是壽星,所以今天的菜是我點的。菜來之前,我自己先開了我帶來的香檳,作為開場: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Brut Rosé Champagne Reserve 1985

酒液呈漂亮的玫瑰金色,略偏金色,氣泡細緻、均勻。一開始有著烤吐司、烤肉、礦石、鳳梨、櫻桃香氣,略帶一絲紅莓果香氣,香氣雖感濃郁但仍有細緻的變化感。入口時感覺有酸度,略感一絲單寧的澀度(還是錯覺?),酒體適中,氣泡在口中的感覺綿密、細緻且均勻,在口中不時變化著烤肉、櫻桃、草莓類的不同香氣,略帶一些礦石香氣,有著細緻的變化和結構,略感到它的複雜度。尾韻長度適中,以果味、烤肉味為主。


接下來,上菜囉!總匯拼盤我選擇釀蘑菇(stuffed mushrooms)、義大利香腸(Italian Sausages)和義式辣雞翅(Chicken Wings),其中釀蘑菇是蘑菇先烤過後,再抹上迷迭香、羅勒、麵包粉快炸,香酥的口感還能吃到蘑菇的鮮嫩,好吃啊~接下來的是總匯沙拉(Chopped Salad)和義式生牛肉沙拉(Carpaccio Salad),生牛肉被切成薄片,再拌上油醋醬沙拉,實在美味,雖然當時某同事的女朋友邊吃邊講著「喇嘛」的故事,不過似乎沒有人在意吧,哈~

再來就是填飽肚子的東西了。白酒醬蛤蜊扁麵(Linguini with Clam and White Wine Sauce)的白酒醬有些濃稠,不過有新鮮蛤蜊和羅勒點綴,實在不錯。總匯披薩是薄片披薩(別以為全世界的披薩都像Pizzahut或達美樂一樣那麼厚),餅皮脆、cheese足量,再加上濃濃的蕃茄香味和其它配料,實在讓人食指大動。最後上場的主菜是香烤春雞,春雞烤出微脆表皮,再淋上雞肉自己的油汁,灑上一點羅勒,剛烤上桌時真是迷人,嫩雞再搭配酥脆薄皮,實在好吃。

上述餐點都是搭配我那支從頭喝到尾的VCP Brut Rosé Champagne Reserve 1985,基本上都還算搭。喝到這裡,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甜點我點的是堤拉米蘇,不過這次的堤拉米蘇有些怪怪的,我個人是覺得有冰箱味,並不新鮮,其它人有些是覺得酒味太重,有些是吃不習慣,反而到最後,這樣甜點有剩哩!在吃甜點的時候,同事們合送我一盒Godiva的巧克力,我也拿出來當作最後的甜點囉!

這一天吃到九點半,吃得心滿意足,除了最後的堤拉米蘇有著不新鮮的敗筆外,其它都很不錯,我似乎也成功地將餐廳推銷出去了,哈~不過我倒是沒有收什麼廣告費或代言費就是了……

星期六先帶她去台北車站採買東西,她每次上台北都會買許多東西回台東,台東的物質方面是不像台北那麼豐富的。晚上到了TA天母店,正好當天是酒店V公主的生日,原本沒有很確定要舉辦的生日會,也因為許多酒友不期而遇而開始。

晚上就在天母店吃吃喝喝,有一品花鵰雞、天母有名的鵝肉,後來還煮了一鍋湯下些餃類兼燙青菜。那一天喝了十支好酒,不過我沒有留下什麼記錄,只有簡單的筆記如下:


  1. Dujac Fils et Pére Meursault 2001C小姐提供):豐富且略感濃郁的熱帶水果、礦石和木桶系香氣,口感略強,尾韻長度適中,不錯。

  2. Cloudy Bay Sauvignon Blanc 2003(酒友李先生提供):香氣略顯細緻,有著紐西蘭特有的胡椒、礦石、蘋果、青草香氣,不過桶味仍算明顯。

  3. Cloudy bay Sauvignon Blanc 2004(酒友李先生提供):香氣顯得有些豪放,除了新鮮水果的果味、和礦石味之外,還帶有頗濃郁的桶味,和2003年相比,這支酒實在太嫩了些,大家也比較偏愛2003年的酒。

  4. Domaine Vincent Girardin Santanay Clos de la Confrérie Monopole 2003(碎大大大提供):有著清新且甜美的紅莓果香氣,略有一些香氣變化,酒體適中,有些甜美感,口感頗討喜,尾韻長度適中。

  5. Seghesio Zinfandel Sonoma County Old Vine 2001(丁大戶提供):濃郁的黑色果實(李子、黑莓果醬)、草地香氣,略少了一些細緻的變化,口感強勁,酒液顏色濃黑,實在是很年輕的酒款。

  6. Domaine Mongeard-Mugneret Vougeot 1er cru Les Cras 1998(酒友蝦子提供):有著Vougeot村的特有香氣,大地、紅莓果、草莓香氣為主,略帶一些菌菇香氣,變化不錯,不過似乎不是最好的狀態。

  7. Domaine Georges Lignier Charmes-Chambertin 1997(小戶我提供):有著豐富的大地、木材、溼草地、紅莓果、櫻桃香氣,略帶一些藥草香氣,香氣略感強勁,且仍感其細緻的變化,酒醒開之後單寧強勁,再加上略強的酒體和迷人的酸度,有著均衡的香氣表現和口感,很喜歡。

  8. A.R.Lenoble Brut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 Grand Cru 1995(舍弟提供):這支白中白香檳算是物有所值的選擇啊!喝過多次,以青蘋果、礦石香氣為主,略帶一些鳳梨罐頭、酵母香氣,氣泡細緻均勻,有酸度,酒體適中,可惜氣泡沒辦法維持太久。

  9. Les Carmes de Rieussec 2002Z小姐提供):這支Rieussec二軍今年也喝過多次,蜂蜜、鳳梨罐頭、糖漬水果香氣明顯,香氣感覺濃郁厚重,酒體強勁,不過可能是冰得太久,覺得酸度有些不足,後來回溫後再喝就好多了。

  10. Château Guiraud 1988(舍弟提供):有著不錯的鳳梨罐頭、蜂蜜、糖漬洋梨香氣,有酸度,酒體強勁厚實,香氣略感輕靈變化,還略帶一些茶葉香氣,算是有複雜度的酒,不過這酒撐不久,沒多久之後酸度略降,喝起來就感覺到有些甜膩,而且它不太搭巧克力蛋糕哩。

她買了巧克力蛋糕請大家吃,上面插了我的年紀,蛋糕很漂亮,還有六個macaron形狀的餅乾作點綴?耶?macaron?隔天就要去吃了耶~這六個餅乾吃起來很脆,不過真的就是餅乾的口感,乾乾脆脆的,似乎不像是macaron該有的口感……whatever,隔天就吃得到了啊~

好酒真多,這兩天喝夠本了,接下來的這一天才是我的生日,是要留給她的。我把全部的時間留給她,這樣子才有足夠的時間慶祝囉~!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Brut Rosé Champagne Reserve 1985

WA:92

WS:85

Beautiful pale salmon in color, with earthy cherry and smoke aromas and flavors that are just a touch bitter. Finishes crisp and delicate. Drinkable now. Tasted twice, with consistent notes.


Seghesio Zinfandel Sonoma County Old Vine 2001

WA:91

The explosive 2001 Zinfandel Old Vine (7,300 cases) possesses a deep ruby/purple color as well as a profound core of black cherry, currant, and raspberry fruit, loads of spice box and pepper, full-bodied, authoritative flavors, and a finish that lasts 20+ seconds. Kudos to the Seghesio family. For the price/quality ratio, these are some of the finest Zinfandels being produced in California. The Seghesio family deserves considerable accolades for both its realistic pricing policy and commitment to high quality.

WS:92(Highly Recommend)

Terrific range of flavors, excellent balance and a wonderful sense of harmony. The mix of blackberry, black cherry, anise, sage and toast make this a most inviting wine. Not shy on muscle or tannic backbone, either, as it's quite chewy on the finish. Drink now through 2009. 7,800 cases made. (JL)


A.R. Lenoble Brut Champagne Blanc de Blancs Grand Cru 1995

WA:92

A creamy, silky-textured beauty, the 1995 Grand Cru Blanc de Blancs displays white flower and toast aromas. This sexy, sensual Champagne is loaded with spiced apple, toast, and pear flavors. It is generous, broad, vinous, ripe, and exceptionally long in the finish. Projected maturity: now-2009.

WS:91

Seamless and velvety texture, unfolding its bread dough, honey, citrus and dried fruit flavors on a solid frame. Still fresh and invigorating, ending with a hazelnut aftertaste. Drink now through 2005.


Château Guiraud 1988

WA:89

More tight and backward than I remembered it, the 1988 exhibits a stylish, spicy nose of ripe fruit, some botrytis, medium to full-bodied flavors with well-integrated oak, an attractive, smoky, honeyed fruit character, and a lively finish. It is more shy and reticent than usual. Look for the 1988 to last for 20-30 years. It represents a more understated style of wine than the more ostentatious 1990.

WS:87

Elegant and well made, exhibiting medium body and sweetness. Nutmeg, clove and thyme flavors play against honey, melon and oak-scented vanilla notes. Ready to drink.


2005年8月16日 星期二

七夕在台東......(2005.08.10~14)

8/10上班就已經快沒心情了,腦子都在想去台東的行程,雖然沒有到「等下班趕飛機」的程度,不過實在很難專心上班,唉唉~時光飛逝,很快,下班了,我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到機場,坐上飛機,到台東去。這次是坐「肥的」的MD-80,還是比較吵,而且還誤點,不過至少這次飛得平穩多了,沒有遇到亂流,在飛的時候才特別繞過烏雲,原來烏雲不只是黑,還很高哩。

到台東先放行李,裡面有很寶貝的酒,還有要送她的禮物。晚上吃了些東西,看看新聞,啊?輕度颱風?不會吧,前幾天預測它是不會來的,不過忘了看衛星雲圖的我,沒有估計到會下雨,結果後面幾天一直下雨,之前的旅遊計畫都泡湯了……

<耍嘴賤>
btw,現在的新聞好像真的不能看了,如果太常看,可能會智能低下,不然就是笑破肚子。比如鏡頭照著滿桌的黑星,口白說「警方查獲許多火力強大的烏茲衝鋒槍」。這次看著新聞,「可愛的」記者又把這個颱風的威力放大了幾十倍……台灣,真是處處富「禪」意的地方啊~
耍嘴賤>

8/11星期四,天氣普通,她很喜歡我送的禮物。上午和她一起去傳統市場買菜,下午和她媽媽一起做「情人節蛋糕」,起士海綿蛋糕,雖然我不喜歡吃海綿蛋糕,不過能學做甜點,也是很好玩的。

晚上,少不了情人節大餐囉!「歐鄉」牛排館算是台東少數昂貴的餐廳,有燈光、有氣氛。這裡供應套餐式的西餐,有沙拉、湯、餐包、甜點和飲料,每個套餐都只有黑胡椒和蘑菇醬汁兩種可以選擇,主餐的可選擇鐵盤或瓷盤,若選擇瓷盤還會先預熱。我點的是迷迭香羊小排套餐佐黑胡椒醬,入口鮮嫩的羊小排,迷迭淡香入味,很不錯,不過我應該挑蘑菇醬或乾脆不加醬汁的,如果有薄荷醬會更好一點;她點的則是五分熟的紐西蘭沙朗牛排佐蘑菇醬,味道剛好,五分熟的牛肉口感剛好,牛肉香氣四溢,12oz的份量對她而言實在滿多的。這是一間物有所值的餐廳,但對我這個都市人來說,他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

情人節大餐少不了好酒的,這回開的是香檳: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Brut Champagne Cuvée La Grande Dame 1990

酒液呈金黃色,有些深,液面明亮,氣泡充足、均勻且細緻,數量很多。靜置時有著較柔細的烤吐司、堅果、奶油、酵母、糖漬水果(荔枝、鳳梨)香氣,略帶一些燒烤(烤肉味)和青草味,香氣感覺細緻多變,有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氣泡非常細緻,好像平鋪在舌苔上,又有在舌苔上跳動的輕靈感,香氣仍感細緻,以吐司、核桃、酵母、一些糖漬水果香氣為主,酒體適中,酸度略感明顯,不過仍感均衡。尾韻有些核桃、堅果、和一些水果香氣,長度適中。氣泡維持時間頗長,約可維持半個小時之久,且細緻的口感、香氣、氣泡在舌苔上的感覺也能維持許久,中間還略變化出茶葉香氣。這真的是一支很好的香檳,現在正在peak,且應可再陳年一陣子吧。


我們帶了香檳去,不過沒有準備冰桶,原想說店裡會提供冰桶的,我就向服務生要了個冰桶,結果……服務生拿來的是一個啤酒杯,裡面裝著滿滿的冰塊。Well,他們可能覺得喝香檳要加冰塊,比較有情調吧……經過她的說明,服務生又拿來另一個「冰桶」,居然……他們拿的是大一點的桶子(像酒店或Pub裝冰塊用的大小),裡面裝的是滿滿的冰塊,這……他們真的覺得我們喝香檳,要在香檳杯裡加冰塊吧!更妙的是,第二次送上「冰桶」時,來了兩位服務生,其中一位還把第一次送來,裝在啤酒杯裡的冰塊,連杯子,一起收走了……呃啊~

吃飽喝足,聊到九點,開車載她兜風去。她帶我到望月坡看月亮和星星,望月坡是一塊很大的水泥空地,在197縣道的某條小叉路轉上去就到了,那裡燈光昏暗,是適合看月亮和星星的地方。我們在那裡看天空,夜景其實不美,且晚上的天氣不好,後來還下雨了,只好趕快回家去。回到家,情人節蛋榚烤好了,不過我也吃不下了。

8/12原訂計畫要去東富公路看風景、兜風,逛玉里(兼找全台唯一的移動郵局),再去南安瀑布,不過被颱風挾帶的豪雨打退了,結果這天中午在天野吃日本料理,再去大潤發買了菜,回家煮咖哩雞飯吃,有了幾次經驗,這次好好熬洋蔥湯,果然能做出好吃可口、「類日式」口味的咖哩雞,嗯,這咖哩雞飯可以拿出去賣錢了,一份70應該會有人買……吧……另外,這天中午意外地吃到了「卑南豬血湯」,豬血果然很脆、很好吃,更希望能去卑南總店吃看看,搭個豬腸子吃吃。晚上新聞報導東富公路有落石,還有人被困在那裡兩個小時,好家在,沒去那裡。

8/13還是下雨,原本要去新化的行程取消了,而且聽說太麻里附近的河水暴漲,有些路面都被洪水淹沒了,前一天的雨很大,大得有點可怕。後來她的家人提議去知本泡溫泉,就出發囉!下午到知本,在車上看到豐源大橋下的溪水就覺得可怕,灰色、洶湧的泥河,堤防有多寬,河就有多寬,後來再看到知本溫泉橋下的那洶湧的泥河,河面高得可怕、駭人,陡峭的山壁上也多了一道豪雨過後才會出現的瀑布呢!到了知本老爺泡湯,除了一般的大眾湯池外,還有SPA池,和玫瑰、薰衣草、洋甘菊、綠茶等不同療效的浴池,另外還有蒸氣室,設備真多。泡完一輪,精神真的放鬆不少,下次有機會再來泡看看,順便吃晚餐囉~

晚上在康橋飯店二樓吃晚餐,原想泡湯後晚餐吃「輕食」,結果還是吃了XO醬海鮮炒飯,泰式海鮮湯只有辣,XO醬炒飯也只有一點點醬,另外吃了她的蕃茄培根義大利麵,實在是煮得太過頭了,口感頗差,唉……之後回家,喝酒聊天,我開的是紅酒:







Kemblefield Reserve Malbec Merlot 2002

酒液呈深紅色,有些偏紫,液面明亮,very young。靜置時即感覺到豐沛的李子、黑莓、菸草、木桶香氣,略帶一些燒烤香氣,香氣感覺頗均衡,略感結構,搖晃後香氣更感明顯。入口時感覺口感頗強,酸度略低,有澀度,單寧充足且已逐漸釋出,口感柔細,果香明顯,且能達到均衡,略感變化。尾韻長度適中,以莓果味為主。木桶節制、果香明顯,Merlot不似其它新世界紅酒「肌肉棒子」的刻板印象,還有頗成熟的Malbec增加口感和複雜度,都是這支酒獨特的地方。


8/14一直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吃了點東西就開車載她出門,到大潤發採購,然後把一干物品載到關山,兼幫她整理東西。後來再開車回到台東,在家裡休息一下,晚上就到星期天才會開的四維路夜市吃小吃、解解嘴饞囉!先吃海濱公園的好吃蛋餅,再到四維路夜市吃蚵仔煎,蚵仔數量真的不少,這種蚵仔煎在台北是吃不到的。吃飽後再開車到寶桑亭看海,看不到海,卻聽得到海的聲音,這裡似乎是許多台東人夜晚散步的地方。

8/15要回台北上班了,幾乎每一次到台東都是這樣,一回台北就直接到公司上班。這次坐的仍然是「肥的」的B757-200,是六排座椅的大飛機,我就坐在機翼邊,引擎雖離我很近,但卻沒有什麼聲音,也可以感覺到它強大的動力,感覺很舒服。所以「肥的」的飛機還是這架好,又大又舒服,動力又強又安靜,這回立榮真的輸了,呵~

假期結束了,我開始上班,也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台東行……


2005年7月20日 星期三

花東四日自由行......(2005.07.07~10)

對我來說,花蓮和台東都不算是陌生的地方,之前就會在暑假時自己排行程自己玩,後來遇到在台東的她,有更多的機會認識台東。自由行,就是沒什麼目的亂亂走的意思,我其實還滿需要自由行的,不少是因為前三天的澎湖行,讓自己的肚子多了很多XO醬,要些時間消化它……

這裡有個楔子。話說澎湖行之前我們就準備張羅這次四日自由行的相關事項,計畫訂火車票到花蓮,從花蓮玩到台東,再坐飛機會台北,不過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那一天火車會爆胎,!@#$%^,火車票訂好了,不過之前忘了去火車站取票,所以訂位就活生生地消失了,哇!這可不得了,我們會下不了花蓮的,後來用網路訂票火速搶下7:55從松山發車的莒光號,兩位,而且巧得是那班列車就只剩下兩個位子,不錯嘛。疑?十一點多就到了?那麼快?查一下停那些站好了。莒光號69次,沿途停靠……新城?花蓮?然後就沒了,好快的車……當天坐這班火車下到花蓮的時候,肚子的XO醬就化消大半了,火車新不說,又穩又舒服,哈~

十一點多到了花蓮,時間還早,中午吃液香扁食。這間已經很有名的扁食店,中午人很多,還好我們早到了些,可以從容地吃著扁食。久煮不爛且餡多實在是液香扁食的特色,台北的餛飩則是薄薄地一層皮和餡混合,口感不同,我是覺得各有特色,不過吃大顆的餛飩是比較有滿足的感覺的。

到花蓮時間尚早,後來決定到林田山走走,不過在路上就下起雨來,不得已,調回頭到鯉魚潭散步。之前來過這裡,是有陽光的時候,湖水反射著陽光,漣漪閃閃發光;這次下著小雨,白雲密布,環山和湖水連成一色,雨滴紛紛落落。兩種不同的景,兩種不同的感受,我來兩次才能窺得全貌。我們踩著天鵝船,在小雨的湖中隨意而行,看到其它的天鵝船漂行潭中,突然有了孤獨的感覺,「汪洋中的一條船」,我們被小雨包圍著的啊!

雨小了,我們也踩到腳痠了,再往下一個景點前進。南濱公園前年來過一次,那次待到晚上,看海、逛夜市。我們是下午去的,山裡糟糕的天氣似乎沒有影響到海邊,海邊是很有朝氣的,湛藍的海水和天空,天氣很好。接下來到七星潭,每次來花蓮都要來一次的地方。前兩次來都在這裡看日出、撿著小石頭,這次還是一樣,不過這裡變得比較迎合觀光客的口味了,旁邊新開了賣冰的,賣的是曼波魚洛神花冰,用洛神花汁提味,還有富咬勁的曼波魚膠,好食啊~邊吃邊看著七星潭的由來,和九芎湖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野牧場是養羊的,就在七星潭的隔壁,不過我一直沒去過,長的是方的還是圓的都不知道。這次「順便」逛了一下,羊滿喜歡我的,一直想吃我的手,好癢,不過好好玩,呵呵~

到飯店Check-in後,開始找吃晚餐的地方,找了許久,終於還是決定到原野牧場吃飯,羊兒休息了,我們來這裡吃大餐!我吃的是德國豬腳全餐,整體來說算物有所值,算是裡面很好吃的主餐之一,另外還推薦橙汁鮭魚和烤羊排,其它東東就算了,用看的就知道不好吃。

第二天,起個大早到七星潭看日出,這次的天氣不好,沒有看到太陽從海裡跳出來,不過還是有看到雲中透出曙光,曙光照在海水上,還有漣漪,是很美的。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一次看到五架幻象2000起飛,尾巴還噴火哩!已和飛機相距數百公尺遠,不過引擎突破音爆的隆隆怒吼聲仍然清楚,真可怕……

吃過早餐後,第二天的行程只有一個-海洋公園。拿了飯店送我們的票,去那裡玩囉!九點半入場,能玩的都玩了,海獅秀和海豚秀也都有看,真的看到人騎海豚是很興奮的,紀念品是海洋公園鯊魚帽一頂,實在是酷斃了!哇哈~

連續幾天沒日沒夜地玩,離開海洋公園後開始疲倦,在往台東的路上就睡著了,睡到昏,實在是累到不行,再來兩天,我可能需要好好休息了……

第三天睡到很晚才起床,混啊混地過一天,下午開車到新化,散步休息是這裡最大的樂趣,還試穿排灣族原住民的衣服,把玩迷迭香,然後弄點菜來吃(其實我只是幫忙的)。晚上天氣好,看著星星,夏季的星空似乎有些陌生,是很久沒看了嗎?流星很少,不過晚風輕拂,身心舒暢,呼……

最後一天到遠方看了新化的家,看了傳說中的「蛇的部落」,下午慢慢開車回台東,邊開邊拍照,天氣不好,海有些灰,天有些白,空氣霧霧的,好像有了復古的感覺,我要專心開車,她就幫我看海、看風景,還有拍照囉!晚上,到台東市區走走晃晃,吃著好吃的九層塔蛋餅、臭豆腐,還到鐵道藝術村喝咖啡,最後準備並打包玩樂的心,回台北。

一周的快樂假期結束了,不用想到工作的事情,只需要把腦袋清空,裝著路過的驚喜就好,一肚子的XO醬也消失了。


2005年7月19日 星期二

2005夏季員工旅遊-澎湖......(2005.07.04~06)

(照片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序為「吉貝島的石滬」、「吉貝淺灘珊瑚」、「海蔘近照」、「黃金海岸的晚霞」、「黃金海岸的早晨」、「觀音亭」、「虎井嶼柱狀玄武岩」、「遠觀桶盤嶼」、「近照(石老)(石古)石」、「海上薄浪」、「通樑古榕」、「西臺古堡」、「澎湖水族館一景」、「遠眺風力發電廠」、「馬公機場飛魚」)。

帶著準備放鬆又期待的心情,搭上飛機,公司的員工旅遊就在雜亂無章中開始。說雜亂無章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是什麼人想到的好點子,讓近160個人做一團出發,想不亂,都很困難。

中午到了馬公,先吃飯,然後就坐船到吉貝。從餐廳到碼頭的路上,聽著導遊介紹澎湖,說澎湖有「三等」:等船、等車、等吃飯。因為觀光客和旅行團多,所以船要趕著排班載人、遊覽車趕著載觀光客到各景點,且能容納旅行團吃飯的地方實在不多,所以常常排隊。在這三天,我也真見識到船公司和遊覽車「利用」時間的能力,可能對他們來說,暑假這旺季如果沒有大撈一筆,下半年日子會很難過吧!

到港口,先「等船」:船公司的兩艘船都先去載別人了,所以我們只能等船回來後,再載我們這一百多個人去吉貝。海風吹的舒服,海是略深的湛藍色,浪很小,原來坐船是那麼舒服的事情啊……到了吉貝,下午,雲都躲起來了,我們住在吉貝黃金海岸,確定住宿的房間後就開始玩樂了!

當日正逢退潮,原本可以玩水的海變得太淺了,而露出許多珊瑚礁石,我們幾個想要玩水上活動(香蕉船、鴛鴦船等)的人,得走過佈滿珊瑚的淺灘,到略較深的地方等船來載我們。這……看到同事們三三兩兩手,牽著手,一起走過珊瑚淺灘,不知道誤踩了多少的珊瑚,才能走到搭船的地方,也有許多同事放棄破壞珊瑚,選擇在岸邊走走晃晃。我們是比較幸運的,有水上摩托車載我們到石滬,和大家一起排隊等著玩香蕉船。我只玩了一次香蕉船、一次鴛鴦船,就被「難民膠筏」載回去等吃飯了,實在是……滿肚子的OOXX都可以當XO醬用……更「鬼異」的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我們可以免費無限次數地玩那些水上活動,有香蕉船、鴛鴦船、水上摩托車、浮潛等,結果嘛,香蕉船和鴛鴦船各只有一艘;水上摩托車共有五輛,不過一輛去拖香蕉船、一輛拖鴛鴦船、一輛載人、一輛載汽油、一輛消失了;浮潛沒有咬管,好像當我們自己都有準備一樣。連走路的膠鞋數量都不夠,不是破的,就是壞的,不然就是不足一雙的,唉……

帶著一肚子XO醬回房間,晚上?吃烤肉,據說是當地很有特色的烤肉,不過我實在不知道特色在那裡,沒有珊瑚也沒有海蔘啊!吃不飽,索性騎車到吉貝鬧區晃晃,這才看到……原來吉貝還是有其它好玩又可以住宿的地方嘛!那裡有民宿,有紀念品店,有卡拉OK,還有一票同事在那裡吃冰兼啃燒烤,大概也是沒吃飽吧!我是吃了一碗冰,然後回房間買冰塊、用臉盆做冰桶,冰著自己帶來的VCP,開來喝喝吧!沒有冰桶,酒回溫地很快,口感因為溫度的關係而差強人意,不過沒關係,有得喝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天起床,用了早餐,坐船回馬公本島,上午是馬公市街巡禮,基本上都是用走的,看了四眼井、天后宮、順承門、觀音亭,然後「等車」,看來車子又跑去載人而誤點了。馬公市的感覺並不大,用走的就可以走不少地方,當地居民騎機車的很多,沒戴安全帽的更多,我在那裡也很入境隨俗地沒戴安全帽,哈~以前在新竹騎車兜風的時候,也常沒帶安全帽的……

下午,「等船」,目標是南海三島:桶盤、虎井、望安,更遠的七美就沒去了。首先到了虎井嶼,看看山本五十六的祕密基地,並嚐了鮮魚湯和花枝丸,大熱天喝熱騰騰的鮮魚湯實在有點神經病,好像怕汗流得不夠多似的。再來到了桶盤嶼,看了有名的柱狀玄武岩,發現虎井和桶盤的柱狀結理有類似之處,不過又有些不同;另外,這裡的仙人掌很多,多到不行,多到果子可以拿去做冰淇淋,也可以當作天然的空降屏障。最後到望安島,坐遊覽車看了呂洞賓來過的仙跡岩(看來呂洞賓去過很多地方,且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還有極富古意的中社古厝,有幾戶人家似乎有重新裝修過,饒富古意的房子在夕陽下,美多了。這裡有不少的房子使用(石老)(石古)石蓋圍牆,是這些古厝的特色之一。還有看到立著的棺材,這是當地的習俗之一哩!最後,看著正在興建、橫跨望安島和將軍嶼的大橋,以後我就能騎車到將軍嶼,越想,越覺得我該自己再來一次,把這些沒探索過的地方一網打盡!

回到馬公吃飯休息後,晚上是屬於逛街玩樂的。中正路是屬於觀光客或都市人的,金玉堂、McDonald’sStarbucksWatson’s、三商百貨,應有盡有,還有很多名產店和刻印店,這裡刻印實在便宜,文石、黑膽、琥珀皆有,價錢便宜,比較起來台北刻印就貴多了。晚上住的是位在「馬公旅客服務中心」樓上的「吉美渡假村」,水準好多了,早餐品質也不錯,這還像話些……

第三天是馬公島、白沙島和西嶼的景點。通樑古榕是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樹,大到像個棚子可以遮住太陽,不過因為風大,榕樹有點橫向發展,當地人則用水泥柱子支撐榕樹橫向發展的部分。跨海大橋連接白沙島和西嶼,我們只在橋前的牌樓照相就離開了,橋很長,不過我照不到。這附近有個名產店,展示著少見的「毛石」,一種好像石頭上長毛的東東。鯨魚洞是海蝕洞,不過我沒有時間走過去近看它。西臺古堡曾經是軍事重地,現存著炮架、彈架和碉堡,位在西嶼南邊,視野好且位在高處,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最後到澎湖水族館,名字簡單,裡面的魚蝦種類實在不少,還有魚類餵食秀,實在不像「水族館」,而像海洋公園了,水族館還有觀海樓,可以遠望澎湖風力發電廠,還有淺藍的海水,這裡是美麗的地方,好想多待久一點……

中午先是「等吃飯」,後來吃的又是戰鬥餐,半小時掃光八菜一湯一水果實在不是什麼容易事,沒辦法,我們要趕飛機回台北的。坐著螺旋槳飛機回到台北,三天澎湖行結束了,腦子裡想的只有幾件事:


  1. 我還要再去一次,而且要慢慢去、多玩幾天。

  2. 等船、等車、等吃飯我都等過了,下次別再等了。

  3. 那個豬頭要開一團160人的,三思啊。

  4. 我們不是難民,別把我們放逐到膠筏上,也別叫我們去踩珊瑚,我們會良心不安。

  5. 七美島、將軍嶼、鳥嶼、險礁嶼、東吉嶼、西吉嶼、更多我沒去過的小島,下次再好好去一去。

一團混亂的澎湖行結束了,下次去,會是什麼時候呢?


2005年6月4日 星期六

在關山的日子......(2005.05.28~29)

這次去台東,並沒有特別的計畫,只想著去關山騎腳踏車,好好放鬆自己,好好地什麼都不去想。星期五收拾好行李,帶著準備放鬆的心,坐著往台東的最後一班飛機,到台東。總覺得,台北到台東的飛機好像任意門,五十分鐘,就可以到兩百多公里外的地方,比起來,坐火車需要六個多小時(自強號),客運還沒有直接到台東哩!雖然快,但是票價也很貴,全票單程快兩千,買預售票打八折,來回也是要快三千二,這錢已經可以坐自強號台北台東來回兩趟還有多,一個月坐一次飛機,很傷的啊~

以前星期五最後一班飛機是立榮的,前陣子訂票時才發現班次停飛了,所以我只能搭遠東的飛機去台東。之前去台東都是坐立榮的飛機,經驗很好,所以我愛上坐飛機去台東,立榮的服務著實細心。不過之前和她或其它朋友提到這事情,他們卻都抱持懷疑的態度,這……那好,這次就來坐看看,沒坐過遠東的飛機,總是要感受一下的。帶著準備放鬆的心搭上飛機,飛機起飛,飛呀飛,機上還有飲料喝,窗外看到高聳的雲塊,最後降落。坐完的感覺是……傑克,這實在是太刺激了,空中多次遇到亂流,飛機就這麼上上下下,和坐雲霄飛車差不多;空姐長得實在不怎麼樣,我在立榮就常看到長得不錯的;另外,我是坐在靠近引擎的位子,很吵,吵到不行(難怪他們會發耳塞給我),立榮我也有坐過差不多的位子,但就沒那麼吵,難道這就是MD-82MD-90的差別嗎?我下來之後和她說,她說我對遠東有偏見,這……嗯,看來是這班飛機特別爛的關係,我下次坐遠東的B757去台東如何?

到台東,有點耳鳴(實在太吵了),吃完晚餐後,開始為明天做準備:練開車。開車是沒什麼好練的,不過對我這種沒考過照的人,開手排車就很刺激了,哇哈哈哈~當然,我也不是沒開過手排,只是想要更熟練一點而已……

星期六,一大早先打理好,然後出門去,目標是關山。開車到關山是沒有什麼困難的,手排只是難了那麼一點點,離合器放太快、忘記換檔、油門加太慢、這……我們都是需要再熟練的啊~

到了關山,先把東西放好,食材冰好,晚上可以大顯身手一下。上午騎單車環鎮,慢慢地騎,悠閒地騎,享受著是放鬆,享受著是空白。微風拂著臉,也拂著滿地稻穗,黃綠色的稻穗在稻田裡,是滿地的綠,帶著和諧的綠。心就這麼沉澱著,心要這樣悠閒著,才能享受、感受到更多的東西。這也是我想來關山的目的……

中午小歇一下,下午再騎單車到親水公園,原想再悠閒地繞一圈,不巧遇到下雨,先到高台上躲雨,看著親水公園的大湖,下雨,還有人在湖裡玩天鵝船哩!後來再騎到遊客中心休息,吃著台東特有的釋迦冰淇淋和鳳梨釋迦冰淇淋,味道不錯,不過台北就是沒有……後來發現雨在短時間不會停,只好衝回宿舍,回程時還先到農會超市買菜,這樣子晚上才能大顯身手。

晚上到了,邊看著Travel Living邊切菜,電視正在介紹Bourgogne的美食,我嘛,自己買些現成的東西,切切胡蘿蔔、馬鈴薯、洋蔥、牛肉,做一鍋咖哩,順便川燙青江菜和地瓜葉,冷盤就做皮蛋豆腐,而且豆腐還可以煮湯,再放香菇和排骨湯塊就是一鍋湯了,呼……她會幫我洗菜,我負責煮就好了。結果嘛……我弄得太趕了,這些東東都不好意思拿給她吃,只能自己躲起來慢慢吃,哇~會胖死我的……

Finally,弄好了,開胃酒是Rudolf Müller Bernkasteler Kurfürstlay Riesling Kabinett 2003。之前在德國白酒品酒會裡喝到幾支不錯的2003 Riesling Kabinett,所以我比較敢買2003 Riesling Kabinett。這酒有著略甜帶酸的口感和纖細的香氣,冰透再喝香氣更感纖細,若再考慮價位,那它的C/P值絕對足夠的。這酒當然只能開胃,因為口感實在輕盈,不過搭配川燙後再冰過的地瓜葉,實在不錯。這酒是不能配咖哩的,所以我還另外準備了支紅酒:Chateau Ste. Michelle Merlot 2001。美國酒的桶味滿重的,尤其有著特別的燒烤和胡椒味,Merlot的口感甜美,酒體很重,搭配咖哩應是不錯的選擇。邊吃邊喝邊看金曲獎,好玩嘛,我也有著小小的興趣,就是弄點阿哩不達的東東自己吃,呵~

星期天,上午都睡掉了,中午自己熱了些剩菜吃,下午出門吧!原本想開車去看海的,結果天公不作美,下雨了,而且關山在縱谷裡,要去看海就得開一段山路,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她自己會怕怕的,所以和她討論的結果是……不去看海,開車兜風吧!她想去光復糖廠,那有什麼難的,有車,一點都不難。我們就這麼開車兜風,到光復糖廠,我吃冰,她陪我吃冰。下雨沒辦法逛些什麼,不過兜風就是感覺開心啊!之前已經去過光復糖廠幾次,這次吃的是明月冰,香草冰淇淋搭配生雞蛋黃,還有一些花生米和葡萄乾,好特別啊,而且滿好吃的哩!下次我也來做看看,不過冰淇淋可能只會用Haagen-Dazs吧,哈~

既然都到光復了,再開車到花蓮也沒遠到那裡去,就……去花蓮吧!我們兩個就開車到花蓮,她正好找到她的高中同學,晚上一起約出來吃飯。原本想到花蓮看電影的,不過我對花蓮不太熟,印象中遠百附近有電影院,就直接把車開到遠百附近,結果那是一間二輪戲院,她並不感興趣,後來決定去逛遠百。三年前曾經自己逛過一次,印象裡的花蓮遠百很破舊,電梯裡還有垃圾,而且屋頂不夠高,逛起來很有壓力(有些地方還會撞到頭),這回除了屋頂不夠高之外,其它都改善了。她幫我挑了雙球鞋,還小逛了一下,東西不多,不過再加上附近商圈的話,倒也值得好好逛一逛。晚上吃簡餐,料理算ok,我想我也可以弄得出來,我點的是胡椒豬排配肉桂咖哩醬特餐,比較貴、比較綪緻,不過東西反而比較少,吃不飽,後來又去吃「海埔」蚵仔煎,蚵仔煎還不錯,吃到靠海的蚵仔煎就是這麼好。

晚了,該開車回關山了。雖然有下一點小雨,不過後來就沒有下了,帶著開心的心情回關山。一天下來開了約280km的路,有點累,不過確實很開心。隔天吃個早餐,把車開回台東,走到機場,坐著立榮回台北上班……開心,真是讓人開心的周末啊……


2005年4月9日 星期六

忙裡偷閒的日子......(2005.04.02~06)

前一陣子又是忙著自己的工作,又是公司春酒要幫忙當主持人(我自己覺得主持得並不好,大家都安慰我說「很好」之類的,可能我沒有讓場子冷下來吧),再來又是公司慶生餐會,下午再繼續開會,忙到腦袋常常變成醬糊(我自己形容是「腦鈍」的狀態)。「腦鈍」的時候沒辦法寫程式,因為怎麼想都想不出好方法,也沒辦法解決工作的問題。目前我所知道能寫解決「腦鈍」的方式之一,就是度假,哈~好度假,聽起來好像就像幫自己找理由去度假一樣……

四月的第一天,愚人節,我沒有愚弄別人,公司的慶生會也依時舉辦,下午發現已經受不了了,決定在這幾天連假裡好好享受一下。前幾天下雨下得心裡很悶,趁著沒雨出門走走,到信義新天地那裡晃晃,當然也要順便去喝喝Johnnie Walker品酩之旅,因為,不用錢。4/2還是一樣,到信義區買了要帶到台東的東西,然後再跑去喝了兩輪,喝到可能大家認識我了,哈~臉皮厚就是在這時候派上用場。

4/3準備下台東,下午的飛機,所以上午還有一點時間可以準備準備。買了她喜歡的巧克力,再提了幾支酒,就飛到台東去。到了台東,天氣好好,一下飛機就是那片熟悉的感覺:寬廣的視野,廣闊的天空。和台北這種小小小的天空相比,台東,才叫空曠,才叫悠閒。提了行李,晚上小歇一晚,好好的休息,好好的放鬆。

4/4起床,已經快中午了,我和她一起買了東西,到她朋友家吃飯聊天,中午還有特地煮的咖哩!我喜歡吃咖哩,而且這咖哩也是特別的口味哩!帶有微辣的咖哩,搭配的是我揹下去的酒:
E. Guigal Châteauneuf-du-Pape 2001
酒液呈頗深偏紫的紅色,中央深而不透明,邊緣顏色也頗深,very young。靜置時即有紅莓果、香料、胡椒味,可能因為使用的杯不同,並沒有感受到更複雜的香氣,香氣感覺甜美奔放,搖晃後香氣更濃郁綻開。入口後口感頗濃(full-bodied),單寧頗足不過尚未出現,澀度不甚明顯,酸度偏低,有黑莓果類甜美的香氣和口感,略有可可、木桶味,入口後才感到複雜度。尾韻偏甜美,長度頗長。第二次品飲此酒,在相當低的價錢買的,頗超值且好喝,又可陳年,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酒款。

下午回到家放了東西,繼續在台東市區打雜,再回到家已經累了,睡了午覺後,和她的家人一起到新化。晚上就在新化度過,天上的星星似乎都藏起來了,這裡比平地冷些,不過待在家裡,聊天、打麻將,又是另一種休閒的感覺。

4/5是清明節,她和她的家人要掃墓,我則是在家裡休息,做做竹筒飯,砍柴兼玩蕃刀,也悠閒地坐在那裡看著Peter Mayle的舊書「山居歲月」。自從和她在一起,才開始學習品酒,更進一步探索美感、享受美感帶來的喜悅,漸漸體會一個充滿浪漫葡萄酒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一年半下來,嗅覺靈敏了,也更有一套自己的品味。不過,雖然能夠想像擁有美食美酒的生活,但「悠閒」對我而言仍是個遙遠且不可及的夢想。看著書,我笑了,笑著他們對時間的不在乎,更羨慕他們把悠閒融入生活裡的另類生活方式。可能是在台北的步調快,什麼事情都是快快做、快快結束、講求效率,但人總是需要休息的。我很羨慕那樣的生活,她也就這麼聽我不時叫著「好想去Provence」,呵……隨行還帶了「法國美酒指南」,順便看看Provence有什麼好酒吧~!

晚上回到台東,吃娜路灣二樓的中餐廳,一道菜168 + 10%,不算貴,六個人吃一千多塊也算便宜了。繼續休息,慢慢地看著書,也陪她去借了些漫畫回來看。我從小到大看過的漫畫,算得出來,大概只有小叮噹、亂馬和賤狗吧,哈~(順便說一下,我從小到大打過的電動也數得出來)她去找漫畫,我則是看著「島耕作」,當然只是草草看一看,而且重點並不是看內容,而是裡面喝掉的好酒。哈~1978 Y de Yquem1995 Rauzan-Segla1994 DRC RichebourgStag Leaps Cask 23Figeac、……,真是目不暇給,統統進我的肚子多好啊,哇哈哈哈~回到家後,她高興地看漫畫,我還是沉浸我的法國酒夢裡,看著書,也來喝點什麼好了:







Château Guiraud 2001

酒液呈中度金黃色,中央略呈茶色(有些深),邊緣透明,very young。靜置時即有豐沛的蜂蜜、鳳梨、香蕉等熱帶水果香氣、酪梨、蘋果、白花香氣,略有麥桿、乾草味,香氣感覺濃厚甜美,搖晃後蜂蜜和花蜜香氣更明顯、集中,且香氣更感濃郁。入口後口感頗甜美、濃厚(full-bodied),酸度適中,果香和蜜味頗濃郁,口中略變化出蜂蜜烤吐司的香氣,有著極好的表現和複雜度,雖甜美卻不會有甜膩感。尾韻以果蜜為主,甜美、但有爽口的酸度,不過略有一丁點的苦澀感,長度適中略長些。開瓶30分鐘後,可因為回溫的關係而略有酒精感,不過香氣和口感仍維持著。開瓶一小時後,略有酒精感,酒體因回溫的關係而顯得更濃厚,香氣以蜜味和水果香氣為主,略有焦糖香氣,回溫後仍感酸度適中、沒有增加,口感仍維持著甜美濃厚的風格。開瓶一個半小時後,酒已接近室溫,酸度仍未增加,酒體仍豐厚,香氣變化仍然複雜,而且焦糖、蜂蜜、熱帶水果香氣已衍生出更複雜、難以形容的感覺。雖然這次只是品嚐半瓶裝的酒,不過我更想買幾個bottle來陳年,好好看看它的香氣和變化出來的複雜感。


4/6上午她去上班,我則是請了一天的假,繼續在台東休息一天。基本上台東有不少地方都去過了,再遠一點的地方會想開車去,所以沒有交通工具的我只能休息、打打雜。起床後,載她妹去飛場,然後在家裡看了看電視,正好介紹美食,一時手癢,就去台東大潤發,買了些食材回家自己弄東西吃,當然,稱不上好吃,只是隨便弄弄而已,弄個炒黑胡椒牛排,結果火開得有點大,肉有點老;花椒配起司冷盤,根本就是現成的東西,而且也不夠冰;川燙青江菜,沒有技巧可言;小白菜雲吞湯,唉…..弄完之後,我的感覺是:我好像沒有進步。whatever,休息嘛,不想太講究地弄點東西,而且自覺煮菜很菜,還是自己吃一吃就好。

下午則是唱歌,第一次到台東的KTV唱歌,當然不比台北的錢櫃、好樂迪或V-mix囉,不過也不會很差,只是裝潢很舊、歌比較老而已,而且我發現他們沒有很多的主打歌,對我這種懶得聽完整張專輯、只聽主打歌的人實在是吃虧不少,哈~難得我沒有什麼唱歌哩!晚上沒吃什麼,實在是因為中午吃得太多了,後來又去散步,在市區小逛街,然後回家休息。這是最後一天悠閒的日子了,再來,要上班了呢!

4/7起床,打理自己後,和以前一樣地,我走路到機場,不過這回的腳步慢了不少,似乎自己仍眷戀著台東的生活、仍在使用台東的步調。我深知我是個閒不下來的人,而且很講求效率,不過我也是需要休息的,而且,這幾天在台東的生活,不像以前一直到不同的景點玩,而是好好地休息,更能感覺到那份悠然吧。

後記:依照往例,4/7下午是上班日,腦袋似乎又清醒了,做事更有效率了。休息?晚上似乎也沒有閒著,先把酒標撕下來再說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