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3日 星期四

2003 Pinot Noir水平品飲......(2006.03.18)

每個月固定一次的的「認真會」,這個月的主題是2003 Pinot Noir,主辦人精心找了幾支世界各地的2003Pinot Noir紅酒(有一支是2001),新、舊世界都有。舊世界的Pinot Noir實在不好找,除了Bourgogne之外,Alsace、德國也都有出產,只是產量很少,市面上不易見到;新世界許多酒廠想挑戰這最難搞、最嬌貴的葡萄品種,加州、澳洲、紐西蘭都有,我喝過一些,都有著和舊世界炯異的風格,似乎挑戰還沒成功吧!

這次共有九支酒,事先並不知道有那些產地,後來才慢慢揭曉。我還是先寫下我的筆記,和許多錯誤的猜測,這次猜到的酒實在不多:


  1.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略偏紫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略感濃郁的咖啡、覆盆子果醬、草莓果醬、煙燻香氣,略帶一些草梗味,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感覺到有澀度,有一些草莓、青草草梗香氣,有著新世界討喜風格。尾韻長度略短些。我猜是新世界的酒,更有可能是澳洲酒,沒有像加州酒那種濃重到壓死人的感覺,目前很好喝。

  2.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略偏紫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略感濃郁的咖啡、覆盆子果醬香氣,略帶一些醃李子、酵母、草梗、奶油香氣,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單寧量適中、有些抓口,且已釋出,而感覺到有澀度,有著草莓香氣,略帶一些陳皮(中藥)香氣,口感甘口。尾韻長度略短。我猜是新世界的酒,不若澳洲酒的濃,是紐西蘭酒嗎?還是舊世界的酒?可再陳放一陣子。

  3.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接近紫紅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草莓香氣、略帶一些奶油香氣,酒精感很重,幾無複雜度,香氣強度適中。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些(較12號酒輕),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感覺到有澀度,口中香氣欠變化,僅感覺到草莓香氣,酒精感覺頗嗆。尾韻長度略短。這支酒根本就是新世界酒的樣子,重酒精感猜是美國酒,反正不是Sonoma就是Oregon吧!目前很好喝。

  4.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略偏紫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明亮偏晶亮。有著餅乾、覆盆子香氣,略帶一些李子、焦糖、咖啡香氣,桶味頗重,略感複雜度,香氣強度適中。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適中略重些,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而感覺到有澀度,口感有些甜美,帶有覆盆子香氣,很不錯。尾韻長度略短。這應是新世界的酒,但桶子用的這麼兇,實在不好猜國家。目前很好喝。

  5.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大地、餅乾、陳皮、草莓香氣,略感複雜度,香氣強度適中。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酒體適中略重些,單寧量略少且已釋出,略感澀度,口中香氣較單調,僅感覺到覆盆子香氣。尾韻長度略短。這樣單調的酒,好像釀不好的新世界Pinot Noir?目前己適飲。

  6.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邊緣泛紅色,液面明亮。有著草莓、紅醋栗香氣,略一些煙燻、木桶、蜂蜜香氣,香氣強度適中,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到略有酸度,酒體適中略弱些,單寧量適中且已釋出,略感澀度,口中有著草莓、蜂蜜香氣,有甜美感,很特別。尾韻長度略短。原想猜舊世界的酒,但那蜂蜜香氣實在怪怪的,還是猜新世界的酒好了,這麼薄,是紐西蘭嗎?

  7.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略偏紫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草莓、覆盆子香氣,略帶一些奶油香氣,香氣強度適中,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酒體適中,單寧量略少且已釋出,感覺有澀度,口中有著莓果和陳皮香氣,不錯,單寧抓口。尾韻長度適中。這支酒醒過後香氣有好一些,酸度也有提升,酒體有細緻感,是Bourgogne吧?

  8.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邊緣泛淺紅色,液面晶亮。有著草莓、覆盆子香氣,略帶一些蜂蜜、青草香氣,香氣強度適中,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中度酒體,單寧量適中但有些隱藏,有澀度,有著草莓香氣,酒精感有些重。尾韻長度適中。這應該是支不錯的Bourgogne酒吧?目前很好喝,也可再陳放一陣子。

  9.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略偏紫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小餅乾、草莓果醬香氣,略帶一些奶油、李子醬香氣,香氣略感濃郁,且有複雜度,桶子用了不少,香氣有闊氣。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重些,單寧量適中但有隱藏,有澀度,口中有變化,有著草莓果醬、餅乾香氣,略帶一些脂粉花香,有細緻感的酒。尾韻長度適中。這支酒後來還有變化出一些玫瑰花香,口感佳,很棒、很喜歡。酒的風格討喜但結實,若是新世界的酒,能做到如此水準實在不差,還是新派風格的Bourgogne呢?現在太早開,可陳放好一陣子。

答案揭曉,我還是用嚴格的標準判斷,所以要猜到地區才算對,就算猜對137三支酒好了,45號酒僅猜到新世界、6號酒猜得模稜良可,都不算對。酒單和地區如下:


  1. Yering Station Reserve Pinot Noir 2003 (Victoria, Australia)

  2. Dominique Laurent Chambolle-Musigny VV 2003 (Bourgogne)

  3. Beaux Frere Willamette Valley Pinot Noir Belles Soeur 2003 (Oregon, US)

  4. Felton Road Pinot Noir Block 5 2003 (Central Otago, New Zealand)

  5. Clos du Val Napa Valley Pinot Noir 2003(California, US)

  6. Waimea Estates Nelson Pinot Noir 2003 (Nelson, New Zealand)

  7. Lucien Le Moine Chambolle-Musigny 1er Cru Les Charmes 2003 (Bourgogne)

  8. Porta Grand Reserve Pinot Noir 2001 (Bio Bio Valley, Chile)

  9. Domaine François Lamarche Clos de Vougeot 2003 (Bourgogne)

歸納一下自己的心得,雖然不少新世界的酒都有被找到,但還是發現自己已不容易喝出新、舊世界Pinot Noir的差別了,可能和這次品酒會的選酒有關係。3Oregon5號加州都有高酒精度、欠缺細緻感的特性,這種特性容易容易猜到是新世界酒的風格,但實在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1號澳洲酒風格同樣討喜,但有著較豐富的香氣和口感變化,實在不錯;4號和6號都是紐西蘭酒,其中4號酒是在緯度較高的Central Otago,但這兩支酒都很濃郁、有厚重的感覺,有新世界風格,不似自己之前喝過的紐西蘭Pinot Noir

2003Bourgogne區域氣候炎熱,早已耳聞歐洲恐怖熱浪熱死人的新聞,Macôn區早在8/18即開始採收Chardonnay葡萄,其它地區也差不多時間採收Pinot Noir葡萄。這樣炎熱乾燥的氣候,造成這一年的Pinot Noir葡萄汁少(產量下降約30%)、天然糖份多、葡萄皮厚,是極少數釀酒過程中不需加糖(以提高酒精度)的年份。這樣熟成速度較以前快的葡萄,釀出的酒的風格便較甜美、酒液顏色深、單寧較多,這些特徵皆不似傳統Bourgogne風格。高溫也造成葡萄酸度偏低,但也有酒評家相信土地越好的葡萄園、或是等級越高的酒,越能保有葡萄的酸度,有著適合陳年的實力。

2號酒是由號稱使用200%新橡木桶的Dominique Laurent釀造,就算是細緻風格的Chambolle-Musigny村莊級,沒辦法大手筆用到200%新橡木桶,也能釀成桶味肌肉棒子,桶味之強實在讓人不敢領教。7號酒是Bourgogne較新的négociant,帶有討喜風格,但也有扎實的內在,這次喝到的是Chambolle-Musigny一級葡萄園,有著典型Bourgogne甜美香氣和扎實深度,很喜歡。9號酒是Clos de Vougeot特級葡萄園,酒質有相當的深度,更有不錯的酸度表現,很棒。7號和9號酒應該算是2003 Bourgogne高水準的酒了,我很相信2003 Bourgogne(尤其是夜丘Côte de Nuits)一級和特級葡萄園有著極高水準,某些酒的水準甚至超過2002

8號酒是最特別的酒了,由顏色來看不像2003年的酒,但當時沒有猜年份,而是猜產地,想著這樣的風格很像Bourgogne,就猜了,結果當然是錯囉!風格實在有像舊世界(尤其像Bourgogne地區級)的酒,是最讓大家意外的酒,現在喝的表現很棒,C/P值夠高,又能把大家騙得團團轉,實在特別又好玩。

總結這些酒來說,我喜歡1號酒的討喜個性、8號酒超值表現、和7號、9號酒的口感,尤其9號酒有相當陳年實力,說不定可以買著,以後喝看看哩!

品酒會同時還有小插曲,碎大戶帶來一支白酒,酒標已被揭掉,讓大家猜酒。酒主人原先說是Bordeaux不甜白酒,還有人猜是Y de d'Yquem哩!答案實在天差地遠,是支美國白酒:
Paul Hobbs Sonoma Coast Rich Dinner Vineyard Chardonnay 1991
酒液呈金黃色,邊緣略感透明,液面晶亮。有著略感濃郁的玉米、奶油香氣,略帶一些牧草、鳳梨、熱帶水果香氣,桶味實在很重,可能是木桶不用錢吧!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適中,口中仍以奶油糖等桶味香氣為主,略有甜美感。尾韻長度適中。這……這簡直就是另一支桶味肌肉棒子嘛!果味因陳年而減退,僅存的桶味實在太強了點。

會後會大家很努力的解決品酒會剩下的酒,主廚德哥煮得一手好菜,所以沒有照片,菜一端上桌就被吃的差不多囉!主廚還貢獻一支白酒,清爽易飲:
Le Vin Skalli Chardonnay Edition Limitée 2001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液面明亮。一開始香氣有些沉悶,後來才有鳳梨、熱帶水果、麥桿草香氣,幾無複雜度,香氣強度適中。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酒體略強,但口感有些空洞、欠變化。尾韻長度短。

吃吃喝喝到心滿意足,下次當然還是要吃吃喝喝囉!春天喝的酒嘛?這還真是傷腦筋的題目,要想很久很久了……


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喫喫喝喝小雜記......(2006.02.28~03.13)

近半個月來喝了一些不錯的東西,在這裡小小的記錄一下。說不定,以後有類似的喫喫喝喝機會,也可以用這個標題作文章,呵~

2/28正逢在下歸國,下雨天,卻有好友的熱情接風。酒序不拘,我開的是從香港帶回來的Bollinger Brut Champagne Special Cuvée NV
酒液呈略淺金黃色,液面晶亮,氣泡細緻、綿密且均勻。有著梨子、烤吐司、奶油、酵母香氣,隱藏花香,略有一些細緻的變化,香氣的感覺年輕、有活力,有些濃郁,不過有輕巧的感覺。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強些,有著豐富的變化,帶有清涼水果、烤吐司、酵母、燻烤香氣,有著均衡的酸度和酒體表現,實在不錯,口感略帶一絲甜美。尾韻長度略長些。

這支好香檳在去年生日時已經喝過一次,這次再喝,仍感年輕有力,細緻的氣泡實在漂亮,真是一支適合接風的香檳。朋友們貢獻了許多好酒,喝得很開心,開心所以不會做什麼筆記,僅列出酒單就好。感謝d君提供酒單:
Shafer Merlot Napa Valley 2003
Nicolas Potel Clos de la Roche 2002
Château La Nerthe Châteauneuf-du-Pape 2001
Vincent Girardin Bonnes Mares 1999
Domaine G. Roumier Chambolle-Musigny 1998
Domaine Haegelen-Jayer Vosne-Romanée Hautes Maizieres 1998
Jean-Marc Morey Chassagne-Montrachet Les Champs Gain 2000
Paul Pernot Beaune Les Rebersees 2002
Belle Glos Clark & Telephone Vineyard Pinot Noir Santa Maria Valley 2002

3/4則參加了酒友b君在Forchetta舉辦的餐酒會,可參閱小站「Forchetta餐酒會」一文,主辦人b君也有文章如下:「2002 Chardonnay 1999 Cabernet Sauvignon CA.」。

3/9固定在TA的聚會,這回輪到我開酒,是上次從香港帶回來的酒,台灣似乎找不到同年份的東東:
Mont Gras Cabernet Sauvignon "Antu Ninquen" 2003
酒液呈深紫紅色,邊緣泛粉紅色,液面明亮,very young。有著青椒、現磨花椒、黑醋栗果醬、咖啡、燻烤香氣,略帶一些青草、奶油香氣,香氣略感濃郁,不甚強勁,略感複雜度,但一開始有一股不太好聞的燒過的塑膠味,據說這是智利Cabernet的特色?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單寧充足但略顯隱藏而感覺略有澀度,重度酒體,有酒精感,有著胡椒、黑醋栗、咖啡、香料草香氣,略帶一些奶油香氣,口感有些甜美。尾韻長度適中,以果醬甜味為主。我把大部分的酒decant一小時後再喝,甜美的感覺更重,不好聞的燒過塑膠味也有些消失了,濃郁奔放的黑色果實果醬、花椒香氣出現,這時應該是最好喝的時候吧!

2003是智利的好年份,這支酒的表現很好,但也夠濃,濃到有些讓人發昏啊!重酒精度、重口感的新世界酒,越來越喝不習慣,實在不合自己喜愛的細緻柔美風格,實在很想說:「這酒怎麼一點氣質都沒有?」對照Michael BoardbentDecanter寫的專欄文章(可參閱「品醇客」中文版雜誌三月號內容),實在是心有戚戚焉……

3/11知道下午TA天母店有品酒會,原想閒閒過一天,後來d君約喝酒,而且是blind tasting,又是讓人又愛又恨的blind tasting啊!這回,事前沒有任何提示,只有一個decanter放在桌上,實在是,刺激又好玩!

先看一下,深寶石紅色的酒液,偏紫紅色,液面晶亮,邊緣粉紅,中央深不透光,是很年輕的紅酒,20022003。接下來是聞,略感濃郁的黑醋栗、李子、黑莓果、胡椒、燻烤香氣,帶有墨汁香氣,有單調感,較無複雜度,不是昂貴的酒,這樣濃郁的感覺像新世界的酒,直覺想到的是Cabernet SauvignonMerlot的混合酒。入口時感覺有酸度,單寧強但有些粗,較無細緻感,酒精度約13%13.5%,沒有讓人發瘋的超高酒精度,口感甘口,不像加州酒,反而像澳洲的Cabernet SauvignonMerlot混合,沒有Shiraz的特殊胡椒香氣。

似乎很多線索都指向「20022003年澳洲Cabernet SauvignonMerlot混合的紅酒」,但喝過幾次這種酒,酸度都不太高,隱隱感覺這是不對的。但若不是這樣的混釀,實在想不到有什麼葡萄品種可以做到如此,所以就大膽的猜下去,另一位酒友k則猜是20022003年的Bordeaux紅酒,產區可能是Médoc。錯!全錯,而且錯得非常徹底。答案是一支100% Tempranillo的西班牙酒,Artadi Rioja DOC Crianza 'Viñas de Gain' 2003,怎麼樣都讓人無法相信,連酒主人d君自己事先喝過一次,都無法相信……這……這真的不像以前喝過的Tempranillo啊!

討論之後發現,這支酒的木桶用得很兇,桶味很重,酒質很濃,濃重到幾乎把Tempranillo的特性都抹消了,迷人的覆盆子、胡椒香氣,或是不甚深的寶石紅色酒液,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上述的謎樣酒,就算醒兩個小時,也不容易猜出它的本尊,實在,實在是太神奇了……

blind tasting實在很傷腦力,既然這是個悠閑的星期六下午,我自己開的酒就不要blind了:

Gérard Bertrand-Château L'Haspitalet Coteaux du Languedoc La Clape "La Réserve" 2003
酒液呈深紫紅色,中央深不透光,液面晶亮,應該是很濃郁、厚重又年輕的酒。有著濃郁的李子、黑莓果(黑櫻桃)果醬、香料草(迷迭香)香氣,略帶一些燻烤、肉味、咖啡香氣,香氣略感複雜度,很濃郁強烈,香料草系香氣尤其明顯。入口時感覺有酸度,單寧充足而感覺有澀度,單寧尚稱柔細,重度酒體,濃厚強勁,口感帶有莓果甜美感,極討喜的酒,有著郁的黑櫻桃果醬、香料草、咖啡糖(咖啡、焦糖)香氣,非常好玩的酒。尾韻長度適中,很甜美。略為醒酒後,酒變得更加濃郁強勁,酒體更強,有非常厚實的口感,香氣奔放,似乎可以幻想著身處法國南部、豔陽高照的好天氣下,躺在遍布香料草的草地上曬太陽的感覺哩!

這支酒開瓶四個小時後,才略微柔化些,隱隱感覺到一些新鮮泥土芬芳、和草地的香氣,香料草香氣略退,但黑櫻桃、李子、梅子果醬香氣仍明顯,咖啡、焦糖香氣也有些柔化,這時候的酒,才是自己比較能接受的酒吧!不過,人太少,酒沒有喝完,還剩1/3瓶,我把木塞塞回去,等我下次來再喝。當天甜酒小王子還開了一支便宜又好喝的甜白酒,Evans & Tate's Botrytis Semillon 2002,酒質能接受,且價格實在非常超值。另外,感謝李先生貢獻兩支酒:Dr. Loosen Riesling Auslese Erdener Treppchen 2001Domaine Michel Colin-Deléger Chassagne-Montrachet 1er cru Les Chenevottes 2000

這一天還很幸運地嘗到了四支2003 Bourgogne白酒,我較喜歡Paul Pernot的細緻口感,Guy Roulet酒也有些許深度,很不錯,Bernaud MoreyPierre Morey就遜色些。但這是「相對比較」的結果,四支白酒皆有低酸度、複雜度低、口感空洞的共同特質,實在不能算是好酒,這應是年份造成的影響。

3/13下班後,決定到TA抄酒評,身陷Wine Spectator書堆裡,找著自己想要的酒評、分數等資訊。邊找資料,邊喝著在兩天前開的那支酒:
Gérard Bertrand-Château L'Haspitalet Coteaux du Languedoc La Clape "La Réserve" 2003
再喝,果味有些消失,轉化出更深層、更豐富的香氣,有著黑色漿果果醬、無花果、脂粉(香水)香氣,略帶一些草地、大地系香氣,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重度酒體,單寧仍足而感覺有澀度,強勁且均衡的口感,似乎這時候才是它最美的時候吧!這支酒維持著這樣的變化達三個小時,才終於渙散,算是喝到這支酒的最後一刻了。

當天正巧遇到趙先生在店裡舉辦同學會,喝到了一些夢昧以求的好酒哩!酒名和簡單的筆記如下:

Leeuwin Estate Art Series Chadonnay 2002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液面晶亮。有著鳳梨、熱帶口果、奶油、餅乾香氣,略帶一些礦石香氣,有一些甜美感,香氣略感濃郁。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酒體略強,頗甜美的口感,帶有一些奶油糖、糖漬熱帶水果香氣。尾韻長度適中。似乎還沒成熟,但酸度不高,陳年能力似乎不足。

Chateau Montelena Montelena Estate 1998
酒液呈深紫紅色,液面明亮。有著較濃郁的黑醋栗、薄荷、花香(似玫瑰香水)、草梗香氣,略帶一些大地系香氣,略有成熟感,且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重度酒體,單寧充足而感覺有澀度,略帶一絲甜美感,帶有一些燻烤、黑櫻桃香氣,口感厚重但略感變化,有結構的酒。尾韻長度略長些,帶有甘甜的果醬香氣。約支撐一個小時後,香氣開始逐漸減退,單寧開始感覺粗澀,陳年的能力似有不足。

Feudi di San Gregorio Serpico IGT 2001
酒液呈深紫紅色,液面晶亮,中央深不透光,是很年輕的酒。一開始的香氣很封閉,幾乎聞不到什麼香氣,倒入decanter一小時後,才略感展開。醒開的香氣較精采豐富,有著BBQ、燒烤、燻烤、李子、黑莓果果醬、花香、香水香氣,略帶一些藥草(仙草、龜苓膏)香氣,香氣有複雜度,非常濃郁強烈。入口時感覺有酸度,單寧量極充足而感覺到有澀度,重度酒體,帶有一些酒精感,口中香氣以黑色漿果果醬、燒烤、藥草香氣為主,很濃郁、很強烈的風格。尾韻長度略長,帶一些果漿甜美甘口感。這是一支極討喜的酒,且需要再陳放一陣子,現在喝真的太早了。這支酒的背景分數極好,使用100% Aglianico葡萄,皆有百年以上的樹齡。

最後TA店員合開這支美酒作結,非常美妙,非常喜歡:
Château Canon 1998
酒液呈深寶石紅色,液面晶亮,邊緣有些泛紅。有著皮革、山楂、大地系、木材、肉味、草梗香氣,略帶一些煙燻香氣,香氣強度適中,可感其複雜度。入口時感覺到有酸度,酸度有些尖銳,酒體略重,單寧量多但有些隱藏,感覺略有澀度,缺一點澀度可達成的均衡感,是有結構的酒,且非常讓人期待其陳年的變化,好酒一支。尾韻長度適中。一開始的果味較不明顯,醒酒約半小時後,才能感覺黑嘉麗、李子香氣,略感濃郁的香氣,搭配上有些提升的澀度,正好達成美妙的均衡感,很美的酒持續一個多小時,富變化,讓人刮目相看。喝過了Château Canon 1979那樣讓人神往的陳年變化,這支1998的好酒,應有更強的實力,而且更讓人期待著它的變化啊!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Forchetta餐酒會......(2006.03.04)

由酒友b舉辦的餐酒會,地點辦在安和路巷子裡的Forchetta,主題是美國酒。酒單裡面有不少不錯的美國酒,白酒主題是2002 Chadonnay,紅酒則是1999 Napa Valley Cabernet Sauvignon

先是品飲四支2002 Chadonnay白酒,酒名和筆記如下:


  1. Paul Hobbs Russian River Valley Chadonnay 2002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液面晶亮,邊緣泛透明。有著鳳梨、堅果、奶油香氣,略帶一點礦石、草地香氣,奶油香氣明顯,強度適中。入口後感覺略有酸度,酒體濃厚,極甘口,有些化學藥劑感,帶苦,以奶油香氣為主。尾韻長度適中。

  2. Kongsgaard Chadonnay 2002
    酒液呈略淺的金黃色,液面晶亮,邊緣泛透明。有著鳳梨、薄荷香氣,略帶一些礦石、化學、奶油香氣,香氣略較1號酒弱些。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強,甘口,帶有鳳梨、奶油香氣,頗討喜,但帶苦。尾韻長度適中。

  3. Walter Hansel Family Vineyard Cuvee Alyce Chadonnay 2002
    酒液呈金黃色,液面晶亮,邊緣泛透明。有著奶油、鳳梨、堅果、礦石、藥草香氣,creamy明顯,香氣較強,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酒體強,甘口,略帶甜美風格,帶有鳳梨、奶油、堅果香氣,但略帶苦。尾韻長度略長些。這支酒是四支白酒裡最喜歡的。

  4. Sina Qua Non Proprietary White Whisperin'E 2002
    酒液呈金黃色,液面晶亮,邊緣泛透明。有著清涼水果(荔枝)、鳳梨、奶油、礦石、香料草(迷迭香)香氣,混合其它葡萄品種感覺很明顯。入口時感覺略有酸度,酒體略強,略帶苦味,有著鳳梨、清涼水果香氣,果味較重,略討喜。尾韻長度適中。這支酒混合ChadonnayRoussaneViognier,風格明顯,香氣略像Gewürztraminer

這四支白酒用來搭餐皆較單喝好,酒質都太厚重了,完全的大尺寸風格,這種香氣強、酒體重、口感濃的美國酒確實比較適合搭配口味較重些的菜,美國菜口味也是較重的,兩相搭檔算是正好。這樣一想,也難怪美國酒的口味偏重了,酒基本上就是要來搭菜的。同樣是新世界葡萄酒,我會比較喜歡澳洲酒,同樣的濃郁類型,澳洲酒就較雅致些。

還有,這四支白酒都帶苦,有些酒真的滿苦的,讓我想到去年參加Montes的品酒會,八支酒都是苦的。以前曾經懷疑是因為美國橡木桶,或是貯藏環境造成,但又不全如此,這次有兩支白酒使用法國橡木桶,一樣會苦。喝美國酒時,這種苦味尤其容易出現在白酒上,實在不是很好的感覺。會是這裡的土壤造成的嗎?

接下來才是餐酒會。上菜前又再上了一支香檳:

Vilmart & Cie Brut Champagne Coeur de Cuvée Premier cru 1997
酒液呈淺檸檬綠色,氣泡均均,但不算細緻(是杯子問題?)。香氣薄弱,聞不太出來。入口時感覺有酸度,氣泡在口中感覺較粗大,有著鳳梨、酵母香氣。尾韻長度短。這支香檳被打開時有噴出來,噴得蠻遠蠻多的,有可能影響到它的表現;前面喝了強勁濃郁的美國白酒,這裡放支相對較細瘦的香檳,實在喝不出所以然來,酒序也是另一個問題。這支香檳背景分數不錯,應不只這樣的能耐才是。

接著上1999 Napa Valley Cabernet Sauvignon紅酒,原本只有三支酒,感謝黃教授加碼一支。酒名和筆記如下:


  1. Joseph Phelps Insignia 1999
    酒液呈深紫紅色,液面晶亮,邊緣泛著粉紅色。有著濃郁的黑醋栗、李子果醬、煙燻、木材、大地香氣,略帶一些血液(鐵鏽)香氣,略感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重度酒體,單寧足且有些釋出而感覺有澀度,以黑醋栗、李子、木材香氣為主,香氣感覺濃郁強烈,但單寧有些粗。尾韻長度適中。這支酒需要醒,有點早喝,但從頭至尾變化不多,是要進入尷尬期了嗎?

  2. Paul Hobbs Cabernet Sauvignon Napa Valley 1999
    酒液呈深紫紅色,液面晶亮,邊緣泛著粉紅色,較1號酒略淺些。有著黑醋栗、紅莓果、薄荷、紙板香氣,香氣略感濃郁,較1號酒弱些。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強勁,單寧充足而感覺有澀度,有些甜美感,果味濃郁,討喜。尾韻長度適中。這支酒需要醒,不錯。

  3. Silver Oak Napa Valley 1999
    酒液呈深紫紅色,液面晶亮,邊緣泛著粉紅色,略偏紅色。有著濃郁的黑醋栗、煙燻;奶油、木材香氣,略帶一些胡椒和菌菇香氣,新桶子用不少。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強勁,單寧足而感覺略有澀度,口中香氣以莓果香氣為主,有些甜美,甘味明顯。尾韻長度適中。

  4. Shifflett Estate Cabernet Sauvignon Napa Valley 1999(黃教授提供)
    酒液呈深紫紅色,邊緣泛紅偏粉紅色,液面晶亮。有著濃郁的黑醋栗、木材、大地香氣,略強一些李子、花香(香水)香氣,香氣頗濃郁。入口時感覺有酸度,有單寧而感覺有澀度,重度酒體,略有甜美感,以果醬型香氣為主,頗討喜。尾韻長度適中。

這四支紅酒都開的太早了些,以Shifflett的狀況和表現最好,充分表現討喜的風格,討喜的酒就要長的夠討喜。Insignia這支我在半年前喝過,當時表現更好,香氣更棒,且值得把玩,這次喝並不然,似乎不應只有如此能耐。

Forchetta有供應套餐,不過我選擇單點,冷盤、熱前菜和主菜各一道。冷盤沙拉有創意,除了新鮮生菜外,創意在油醋醬裡加了一些無花果,帶甜,吃到最後更感甜,特別,搭酒能適時提出白酒的酸甜感,但這創意實在太特別。熱前菜我點的是煎鵝肝佐巴薩米可醋,鵝肝煎老了,是很大的敗筆,醬汁普普,醋味不夠複雜,搭配的無花果擺盤沾上醬汁和小紅莓,反較好吃。主菜我點了羊肋排,用海鹽醃漬的羊肋排五分熟度控制得不錯,但有些鹹,肉太少,不太合我的口味,搭紅酒還算可以。

餐酒會最後以甜酒作結束,主辦人b律師也加碼一支甜白酒,真好。酒名和筆記如下:


  1. Château Guiraud 1997
    酒液呈金黃色,液面明亮,略偏晶亮,邊緣泛黃色。有著蜂蜜、糖漬水果香氣,略帶一些堅果香氣,香氣感覺有些單調。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重度酒體,口感圓潤、濃郁,帶有蜂蜜、花蜜香氣。尾韻長度適中。是有些單調的甜白酒,也不排除是代理商問題。

  2. Weingut Franz Künstler Hochheimer Hölle Beerenauslese Goldkap 1999(主辦人提供)
    >酒液呈略淺些的金黃色,液面明亮。有著蜂蜜、花蜜、礦石香氣,略帶一些藥草香氣,有些複雜度。入口時感覺有酸度,酒體略強,帶有蜂蜜和花蜜香氣,隱含花香,酸度有些高,適時拉長甜美感,是很不錯的甜白酒。尾韻長度略長些。這支酒表現漂亮,很喜歡,且適合陳年。

2006年3月7日 星期二

香港行(五)赤柱、逛街、鏞記......(2006.02.27)

這次香港行的第三天,上午安排去赤柱,早餐原本安排吃早茶,後來還是決定吃吃簡單的茶餐廳就好,地點就選在前一天找到的「樂香園咖啡室」。簡介上說,「樂香園」是在中環擁有60年歷史的「蛇竇」,招牌是雞批、雜批、菠蘿包,我則是點了雞批、雜批、牛肉卷,外加一杯熱奶茶,菠蘿包忘了點,可能又要再等下次了(這樣說來,我下次要嘗試的還不少哩)。雞批就像是雞肉派,餡是碎雞肉和奶油,味道剛好,不過分油膩,好吃,雜批和牛肉卷也是好吃的東西。搭配熱奶茶,很滿足,她點冰奶茶,冰的更濃更好喝,其實我也應該要點冰的。而她在樂香園沒有吃到豬扒包,中午要找個豬扒包給她吃了……

接著,我們散步到交易廣場,搭6號雙層巴士到赤柱。觀光客要搭雙層巴士,當然要搶著坐上層最前排的位子啦!這個位子視野好,又寬敞,拍照方便容易,好位子啊!6號巴士沿途經過灣仔、黃泥涌峽、淺水灣,最後到達目的地──赤柱。我們在巴士上看到灣仔街市,街市很像台灣的傳統市場,只是他們的街市是在建築物裡,不像台灣傳統市場大多是擺路邊攤的。路上還遠遠地看到跑馬地的馬場,這麼遠看到的馬場就不小了,實在很難想像在旁邊看,馬場有多大啊!

巴士翻過山,就到了香港南區,這裡自用車越來越多,當然Benz也是很多很多。我們很快地看到淺水灣的海灘,在北區的海邊看到的都是水泥或碼頭,這裡看到海灘,著實讓人興奮啊!另外,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淺水灣的別墅,和「淺水灣道129號」這棟特別的建築物,像是可以衝浪的海浪,矗立在海邊,非常特別。

還有一件事要特別用一個小小的段落講一下,這位6號巴士司機實在太厲害了!山路駕駛技術高超,車長車寬車高、轉彎半徑能抓到如此精妙,速度又快,而且平穩舒服,數次讓我們這些坐在上層最前排的觀光客,有著快要撞山、再從山邊溜過去的感覺,讓人拍案叫絕、嘖嘖稱奇啊!

再一陣子,就到達目的地──赤柱。赤柱離香港鬧區已經很遠了,這裡看不到動輒三十層的高樓大廈,而是兩三層、很有造型感的公寓,赤柱大街前段還是小巷子哩!我們來的時候是星期一,可能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上班,比較少本地人來此閒晃吧,眼裡所見幾乎都是外國人,蔚為奇觀!赤柱的洋味重,外國人來這裡卻不是為了洋味來的,而是想買中國風味的紀念品,這裡的街市賣的就是有中國風的東西,古董、瓷器、衣服都帶有濃濃的中國味,當然還可以找得到一些代表香港的紀念品。

散步到赤柱大街的尾端,就能看到船屋(The boathouse,是間餐廳)、美利樓和赤柱廣場了。美利樓好像還在整修,我只在外面照個相就走了,赤柱廣場裡就有很多店家逛,我們居然去逛麵包和火腿店,呵呵~另外,我在這裡找到了Watson's Wine Cellar,酒款很多,看來下午要去中環的店裡,會看到更多的東東吧!

洋味重的赤柱較多的是西式料理,如赤柱大街上的boathouseWildfire等,中午我還們選擇在赤柱吃飯,但並不是吃特別的西式料理。「泗益」是躲在赤柱市場裡的小攤子,真的很像是躲起來的,前面還有個賣水果的路邊攤哩!別看它暗暗小小的,其實它是個茶餐廳,好吃的有豬扒包、咖西多士、蛋牛麵包、菠蘿油,喔?豬扒包耶,當然是點來吃看看囉!

我們等了十多分鐘,熱的豬扒包才送上來,才知道原來是現做的。麵包裡夾著剛炸好的豬扒(豬排),還有奶油和起士,確實很好吃又不油膩,咬下去有著滿足感,他們還把豬扒包切好,很貼心。我吃到豬扒包了,哈哈!另外,我還點了「咖西多士」,我講普通話他們聽不懂,乾脆用寫的,像是炸過的法式吐司,外面有包著奶油和蛋,切成六塊,每小塊上面放著一塊小塊的甜奶油,也是很好吃的東西。還有,雖然很多炸的,但是吃起來都不油膩,實在厲害。飲料我還是喝冰奶茶,不錯。

我們到吃到豬扒包,心滿意足地走回赤柱巴士總站,附近還有赤柱警署和郵局哩!這回,我們搭260號巴士,回程走的路不太一樣,經過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隧道,直通灣仔、金鐘、中環,果然像巴士前面的牌子,有「特快」的感覺。回程我們還是坐在雙層巴士的最前排,當然,是為了看風景和拍照囉!路過淺水灣,重拍了「淺水灣道129號」和淺水灣海灘;路過深水灣時,拍了幾張停在海上的遊艇,還有看到香港海洋公園的纜車;路過香港仔隧道前,還經過電子化收費站,果然比我們先進多了。另外,拍了HSBC總行、渣打銀行、立法會大樓、皇后像廣場,這些地方沒有下來走走,還是留到日後吧!

我們在回到交易廣場裡的巴士總站下車,天氣好像變差了,還好是我們去過赤柱之後才變差。下午安排的是逛街,很隨意的逛街,我們順著空橋走到遮打大廈、歷山大廈,再到置地廣場,這裡是逛街的天堂?喔,不只,這是名牌的天堂,有聽過、沒聽過的世界名牌,這裡都出現了,琳琅滿目。名牌不是我們的重點,但window shopping也是挺好玩的。後來我們走空橋到太子大廈,買了巧克力解解饞,再走回皇后大道中的Watson's Wine Cellar挑好貨。從空橋上看著車輛來來往往,尤其是看到巴士、小巴、的士、電車搶路開,也是一種奇景。另外,香港的洗手間常會藏在安全門處,而且洗手間都不大。外面開始飄雨了,連接各大樓的空橋此時發揮最大的功用,有些空橋還能躲雨兼擋風哩!

一行人整理行李後,往上環海味街出發,白天的海味街頗熱鬧,我嘛,一來不內行,二來不會挑,所以還是眼睛看看就好,至少能增長見聞囉!海味街裡很多乾貨,不只鮑魚、魚翅、中藥草、乾果,我還看到了風乾的、很大一支的火腿哩!六點一到,好興奮,要準備吃大餐囉!這三天經過德己立街,每次看這家店都會心癢癢……

位在威靈頓街的「鏞記」,應是無人不知的燒臘店,這裡不只賣燒臘,還賣炒菜,以粵、浙系菜為主,猜想後者是為大眾口味而設,外地人還不少。點了三拼(燒鵝、乳豬、叉燒)、蠔油芥蘭、豆腐煲、XO醬蝦球、玉帶海皇羹,還有點了臘腸飯大家分著吃。茶上的是菊潽,還有皮蛋酸薑當開胃菜,是完全漬入的薑,酸中帶甜,皮蛋也是好吃。燒鵝皮脆、入味且均勻,連骨頭都入味,更厲害的是味道均勻,台灣吃得到的燒鵝或燒鴨,最常吃到帶骨處像柴、索然無味,這裡是吃不到這種東西的;乳豬也是皮脆,但不過份油膩,搭菊潽更好;叉燒夠嫩、入味,而且味道也很均勻,略帶甜味,好吃,沾梅醬更佳。非常、非常滿意這盤三拼,梅醬和甜醬也能適時提味,光是這道三拼,就沒有白來了。

臘腸飯有臘腸、肝腸,臘腸油而不膩,肝腸足味,都是一時之選,非常喜歡;蠔油芥蘭的每根芥蘭都是一心二分,整整齊齊排好,油膏不只有蠔油,還有蝦米的提味,芥蘭甜脆入心,是道漂亮又好吃的菜;豆腐煲燒的是老豆腐,砂鍋下層墊上青江菜和洋菇,豆腐吸滿湯汁和洋菇精華,青江菜仍嫩脆,甚好;由魚肉、干貝、蟹肉、蛋花做成的玉帶海皇羹,以雞、魚為湯底,調味不過份鮮甜,作為湯品剛好。至於XO醬蝦球,我不能吃蝦,沒辦法介紹,只能吃炒得青脆帶甜的青椒和甜椒,過過乾癮了。唯一小小的敗筆,是鏞記的白飯,用的似乎是泰國米,味道和口感總遜一籌。還有,這裡用的瓷器(碗、盤、碟),正是前一天逛SoHo時看到的Dynasty骨瓷。

非常心滿意足,開心付錢。慢慢散步休息,到附近的Watson's晃晃,找找好吃好看或好玩的東西,慢慢晃回飯店拿行李,搭的士到機場快線,到機場準備登機。

第二次來到赤臘角機場,看到的是廣闊的接機大廳,機場快線直接送到大廳前面,很是方便。我們很快地經過海關,到了禁區候機大廳。挑高的屋頂在這時才看到,而且很涼快。簡單地逛了一下機場免稅店,再搭飛機回到台北。

凌晨了,但是旅程中遇到的人事物,卻能一再回味。三天下來,累嗎?累,但很值得。


2006年3月3日 星期五

香港行(四)半島、太平山......(2006.02.26)

位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上的香港半島酒店,總給人一種特別的印象,一種懷舊,一種回憶,一種交織更多感觸的印象。聽說,一切的印象和回憶,都從進了沉重的大門開始。計畫旅程之前,我和她討論行程,決定安排一天喝下午茶,那要選半島還是洲際呢?

我:「我去打聽過,聽說洲際的下午茶比較好吃,還有海景,我們可以挑接近傍晚的時候去吃,又能看到維港的夜景。」
她:「嗯……」
我:「但又好想吃半島的下午茶,又怕半島的下午茶不好吃……」
她:「那吃洲際好了。」
我:「唔,又有點想吃半島,聽說半島酒店下午茶吃的是氣氛,有一直時空被存封在大堂茶座的感覺和魔力,讓人想一去再去,吃一次應該是感覺不到的……」
她:「那吃半島好了,想吃有氣氛的,而且以後還有機會去吃。」

就這樣,我們選擇到香港半島酒店喝下午茶,除了吃小點喝紅茶,還要去感受那種魔力,累積屬於自己的,半島酒店下午茶的回憶。

下午三點,我們一行人走回彌敦道,繞了半島酒店一圈,觀光客如我們當然是努力拍照囉!俯視為ㄇ字形的半島酒店,帶上淺灰色調的外衣,大門前面有個噴水池,正對梳士巴利道,噴水池當然也是拍照的對象,我還繞了一大圈,到梳士巴利道對面拍整座酒店,還是拍不好,鏡頭不夠廣角在這裡就吃到虧了。然後,準備了好心情,走進半島酒店。

兩位侍者幫我們開門,我們直接步入酒店大堂,喝下午茶的地方,當門重新閤上的瞬間,車水馬龍不見了,噴水池聲不見了,外界的雜音都不見了,這裡僅剩聊天、刀叉、音樂聲。我似乎來到另一個世界,一個被半島酒店建立的世界,這裡僅留下的聲音,似乎要提醒我們更用心去感受半島的一切,又似乎想催眠我們停留更多的時間……

半島酒店的下午茶是不能預約的,所以要排隊,我也利用排隊的空檔時間在飯店裡看著,挑高的大堂,米黃色的裝潢,裝飾著深金黃、略有復古感的裝飾,有著壁燈和吊燈,這樣的時空感彷彿在過去,一種緩慢的過去的時光,我慢慢走上一樓,厚重平鋪的地毯引領著我,繼續探尋更多的角落。一樓有一些服飾訂做店,但目前我是用不到的。一路上都有琴聲陪伴,樂隊現場約演奏半個小時後會休息一陣子,是帶有感情的琴聲,少了用喇叭放的音樂,這裡的音樂旋律變輕快了,時間變快了,等待或閒逛時,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大堂高挑的屋頂上,開始欣賞大堂的裝潢,感覺音樂的律動,時間就這樣流過了……

我們等了四十分鐘才有位子,侍者引領我們坐下,我們都點英式下午茶套餐,我點的是英式早餐茶,她則是點大吉嶺。大概是因為東西太多(一共三套下午茶,有一個雙份),而他們又想把同類型的小點心都放在一個三層盤子裡,結果放不下,他們又另外用容器裝了scone上來。最上層是綠茶小蛋糕、桔皮戚風蛋糕,甜點;中層是吐司夾小黃瓜、吐司夾鮭魚沙拉,吐司夾火腿,是鹹的;下層是松露菌菇捲、甜椒鹹派、千層派和半島招牌巧克力,另外還附有scone。大堂茶座提供的下午茶有單人和雙人份的,雙人份略較便宜,樣式較少,但是每樣皆有兩份,我們則很幸運,所有的小點都能吃得到。

沏好茶,慢慢享受囉!上層的綠茶小蛋糕口感細緻,中間海綿蛋糕有些粗;桔皮戚風蛋糕有新鮮桔味,口感鬆鬆的,不錯。中層的吐司都有一些粗,但小黃瓜沙拉、鮭魚沙拉、火腿味道都很不錯;另外,scone口感鬆軟,水準很高,抹上奶油或草莓果醬後,更顯好吃。下層的甜椒鹹派酥脆剛好,口味適中,剛吃到甜椒時有小小的驚訝,好吃;松露菌菇捲使用罐頭品,松露橄欖油充分和捲皮、菌菇香氣結合在一起,好吃;千層派口感酥脆,略甜不油不膩之外,還能讓人回味,好吃;半島招牌巧克力這次吃到兩種口味,其中威士忌酒味豐醇,巧克力純度足以搭檔,是絕配,而另一種已不記得了。我的英式早餐茶以阿薩姆為主,單寧較重,搭配鹹派是剛好,最羨慕的是她點的大吉嶺,除了能refresh味蕾外,清香更能突顯小點的口感和隱藏的香味。她吃的很滿足哩!

慢慢享受著這段悠閒的時光,下午茶就是要慢慢喝、悠閒著喝,我的注意力仍會被大堂高挑的屋頂吸引住,我對於半島酒店的記憶似乎就是大堂裝潢、氣氛、音樂、下午茶、和她。悠閒裡帶有貴氣的下午茶,從座椅、刀叉、杯盤、桌布裡,都有著美麗的協調性,在這裡,我們都被氣氛感染,享受著這份悠閒又帶有貴氣的下午茶。

不知不覺到了六點多,我們不捨地離開,先到地庫參觀半島酒店的精品店,這裡也有賣半島酒店的酒、香檳、巧克力等,但似乎找不到在下午茶吃到的巧克力口味,有點小小的遺憾吧!走出半島酒店,我們回到車水馬龍、嘈雜的現在,記憶仍神遊在大堂裡。慢慢回神,我們穿過梳士巴利道,到了新世界中心,再穿過洲際酒店,就可以到達星光大道,我們的下一站。還有,地庫就是地下樓的意思。

每天晚上八點都會表演的燈光秀「幻彩詠香江」,是金氏世界記錄裡「最大型燈光音樂表演」,15分鐘裡,有超過30幢高樓大廈,透過千變萬化的燈光,展現香港的澎湃活力,星期日還有廣東話旁白(星期二、四、六則是普通話旁白)。我們就在星光大道上流連著,看到對岸(香港島)的各式大樓,亮起炫麗的燈光,這樣的夜景已經很美了,我們就在這裡拍照,連洲際和半島的夜景都不能放過,這一天還看到了麗星遊輪哩!香港島真的是高度發展的城市,才有高密度林立的大廈,也才有夠炫爛的夜景。台北有個世界最高的台北101,但香港有IFC一期二期、交易廣場、怡和大廈、渣打銀行、HSBC總行、AIG總行、中國銀行大樓、解放軍大樓等更多的高樓,光是燈光就炫麗多了,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幻彩詠香江」結束後,我們漫步至天星碼頭,搭天星小輪回到香港島。小輪的速度滿快的,也可能是距離較近的關係,總覺得海上看到的夜景也很美,看來下次還是在維港多繞一圈好了。出港後,搭乘15C巴士,到花園街站下車,和大家一起排隊,坐纜車上太平山看夜景。第一次坐纜車嗎?不是的,但我是第一次坐到坡度這麼陡的纜車啊!纜車啟動後,看到很多的房子都是斜的,有些坡度超過40度的地方,連腰都會感覺到有壓力,但是,確實很好玩,慢慢被纜車拉上山,也能慢慢看著漂亮的夜景。

很快就到了山頂,凌霄閣還在裝修,看來我們原本計畫要去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就不能去了。慢慢走到山頂廣場,搭手扶梯到頂樓看夜景。風很大,其它人似乎都沒辦法待太久,只好快快照好夜景,快快躲起來。山頂廣場的夜景沒辦法看到全部,有一部分被凌霄閣擋住了,看我得先等凌霄閣裝修好,再去那裡看看夜景,順便看有沒有好吃的餐廳囉!山頂廣場有個Café Deco,是書裡有介紹的好地方,能吃飯,又能看夜景,下次再來吧~!

慢慢排著隊,搭纜車下山,一樣陡W的山坡,方向不同,感覺好像坐得更辛苦了。下來之後,腰實在有些撐不住,這樣子坐久了是會累的,他們則是被冷到了,說要找個熱的吃。我們在置地廣場對面下車,又走回德己立街,轉威靈頓街,好大一個「鏞記」的招牌啊!對面,疑?這不是樂香園嗎?前一天晚上找不到的樂香園,原來是在鏞記對面啊!不過時間很晚,樂香園已經打烊了,我們來到隔壁的「翠華餐廳」喝點熱湯,暖暖身子。我是準備休息,沒有點東西,他們則點了麵、粥、熱湯,呼嚕呼嚕之完,準備回旅館休息了。

「叮叮」聲是電車的聲音,但我還想在半島酒店裡神遊呢~!


2006年3月2日 星期四

香港行(三)SoHo、尖沙咀......(2006.02.26)

這一天上午的行程是「電車之旅」,計畫去逛海味街、上環街市、立法會大樓、SoHo,但考量到能逛得盡興,在前一天晚上討論行程時就刪掉一堆,只去SoHo就好。一方面是前一天晚上回程時看到海味街、西港城都打烊,她們覺得那裡長得不怎麼樣,再來是出發時間較晚,總是要先吃飯再出發,SoHo吃的比較多,所以只去SoHo逛逛就好。但,人是會變的……

出門都已經九點半了,這時候應該是吃早午餐吧!搭電車到機利文街口,早午餐的目標是在德輔道中的「羅富記」。喔?自詡為「粥麵專家」嗎?那當然是挑戰看看囉!呃,等等,沒開?

原來這家位在德輔道中的「羅富記」,星期天是公休日,不過鐵門上貼了張紙,告訴我們可以改至皇后大道中或擺花街的「羅富記」去吃,不用走很遠,就能到達皇后大道中的「羅富記」。我點了蠔油撈麵,其它人點魚球粥和魚片粥,另外還點了一盤鯇魚皮。蠔油撈麵算是很典型的在地料理,簡單的撈麵、芥蘭菜燙好,再淋上蠔油即上桌,還送了一碗謎樣的湯,湯的海鮮腥味很重。拌好就能吃的撈麵口感足,撈麵也吸收蠔油香氣,還有沾上油膏、口感鮮脆的芥蘭菜,好吃,這種撈麵可以輕易地在台北打敗眾多賣撈麵的店家了。有時美食不需要繁複的料理工法,簡單也是一種美。

她們的魚球粥也是一絕,據說這是每天手工現做現打的魚球,摻了花椒和其它香辛料,湯底則是以雞肉、雞骨和魚骨熬煮的,味道夠,搭粥正好。魚片粥湯底相同(後來有看到是用同一鍋粥),把魚球改用魚片而已,但新鮮魚片的鮮美彈口卻是無法模仿的。她們對這兩種粥極滿意,要是我,也會很滿意的。鯇魚皮就是魚的肚皮,可能有先冷凍過,吃到的是爽脆的魚皮口感,特別,但有些人不是很敢吃,會先過一下粥湯再吃。還有,這次美食書上推薦的「酥炸鯪魚球」和「及第粥」都沒吃到,下次再來試看看囉!

吃得心滿意足,付帳當然也是心滿意足。離開前還看到店員在打理撈麵,聽說是早上做好、剛批發回來的,正要把它弄成一坨一坨。原來沒下水的撈麵就長這個樣子……接下來,搭著號稱全世界最長的半自動手扶梯,上山去。

這個半自動手扶梯的起點在皇后大道中、舊中環街市,終點在干德道,我們當然是要走完全程的。先經過士丹頓街,並且在天橋上看著威靈頓街,遠遠的看到了鏞記,還有雲吞麵出名的「麥不大」,喔,後面那個字我不會唸,就幫它改名了,「麥奀(音ㄇㄤˊ)雲吞麵」才是它的名字,路過時好像來太早了,還沒開門,看來下次可以再去吃吃看。

很快地走到擺花街、結志街口,她先走到街口,街口的蘭芳園星期日公休,但攤子上也寫了張紙,告訴我們到結志街6號的店舖去。兩杯絲襪奶茶,用的是味道較濃阿薩姆紅茶,不過甜,茶味夠,奶味足,是自己能接受的奶茶(我平常是不碰奶茶這玩意的),不錯。

繞回擺花街,很快地找到位在擺花街的「羅富記」,這家店頭還有一個魚形霓紅燈招牌,很特別。她則是想找「泰昌餅舖」,書上寫在擺花街32號,走到店門口一看,疑?賣精油的?結果是書上地址弄錯了,應該是39號,而且好找到不行,就在擺花街「羅富記」的對面啊!她去買了個類似台灣版甜甜圈的東東,忘記名字,但滿好吃的,不過甜也不膩口。

接下來走閣麒街平面道路,很快就能走到荷里活道,英文是Hollywood Road,我們會叫「好萊塢路」的這個地方。這個路口有「前中區警署」,類似台灣的警察分局的單位,我們沒有進去,只在外面拍照就離開了。從這裡開始,看到比較多的私人汽車,前一天在蘭桂坊附近只有看到計程車,還以為鬧區禁行私人汽車哩!過馬路之前,看到一台開著Farrari的女生,很時髦的。

繼續轉些利街往上走,就可以繼續搭手扶梯了,這裡的手扶梯比較陡了,而且也沒有高架或平面的分別,手扶梯就在平地上,有水泥屋頂,下雨就不用擔心淋到雨。經過士丹頓街之前,被路邊一間賣瓷器的店家吸引住了,就進去繞繞看看。這家店有賣薄瓷、骨瓷和景德瓷器,琳琅滿目,那種極輕薄的瓷器輕到幾乎沒有感覺,做工細緻,好物;骨瓷都是Dynasty這個牌子的,杯碟碗盤筷架湯匙都有,且皆有水準,素色的感覺頗投自己喜好;景德瓷則走華麗路線,重量較重但漂亮美麗。我來香港的目標是找酒,瓷器帶不下,且怕破,下次有硬質旅行箱時再帶不遲,她則買了一組骨瓷的午茶杯碟組。

路過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經過生命堂,這裡能由上往下看到大半條半自動手扶梯,也是一景啊!路邊有一些Pub,上午就開始賣啤酒的店,裝潢滿特別的。路邊還有「Welcome to SoHo」的旗子哩!有聽說這裡是美食區,但她上次來的心得是並不好吃,可能沒有找到好吃的店家吧,留個機會日後看看。

下一條是堅道。走在這段手扶梯上,有些住宅是公寓,有些則是很高很高的大樓,老舊的公寓和新式大樓交錯,實在特別。香港島寸土寸金,正好還路過房屋仲介公司,不少房子都要價數百萬港幣,好貴……經過堅道,再往上走會經過一座回教禮拜堂,相然還是要照相的。沿著些利街再往上走,經過麼羅廟街、羅便臣道,這裡附近的老舊公寓較少了,新式大樓變多了,而且都很高,動輒三十層樓的高樓,若是停電不能搭電梯,上下樓定是痛苦非常。另外,這裡慢慢能看到樹、看到綠地,在鬧區都是看不到的。還有,私人汽車更多了,我在這裡看到了Benz的某敞蓬車,型號忘記了。

手扶梯變窄了、坡變得更陡了,更需要手扶梯了,最後到達終點,干德道。我們準備在這裡搭綠色小巴3號下山,不過怎麼等,都是客滿,不然就是不夠四個人的座位。香港的小巴好像有規定每位乘客都要坐在座位上,沒有站位,所以沒有位子時司機可以把乘客趕下車,我們就被趕下來了,自己戲稱有坐過綠色小巴30秒,哈~。連等三輛都沒有位子,索幸不等,坐的士下山去。在干德道看到的私人汽車實在很多,大概每十輛裡,有四輛是Benz,兩輛不是BMW就是Lexus,兩輛不是Honda(或Acuda)就是Toyota,再來就是VWVolvo等其它廠牌,Bnez多到看到都麻痺了,SESLKML系列都看到了,蔚為奇觀。的士好像很統一地是Toyota,是燒天然氣的環保車。

下山已是十二點半,目標是中環地鐵站,下午的行程是去尖沙咀逛逛。我們在置地廣場、LV旗艦店前下車,白天的中環也是車水馬龍,人不少,而且有個好天氣,就會很開心。我們從LV旁的地鐵站入口進入,搭地鐵紅線到尖沙咀站。香港的地鐵和台北的捷運滿像的,上下樓的手扶梯像,裡面布置感覺也像,但香港地鐵列車很安靜、很平穩,台北捷運就會唧唧叫,煞車很有感覺;香港地鐵都有兩層門,可以預防有人想不開跳下去自殺,台北捷運只有木柵線有兩層門,其它沒有;香港地鐵的列車月台間隙也比較小。但是,香港地鐵站裡沒有洗手間,台北捷運每個站都有;香港地鐵的出口動線設計也較差些,站外地下道沒有連在一起,台北捷運就有。

到尖沙咀已經下午一點十五分了,我們從A出口離開,到九龍公園裡找洗手間。九龍公園旁邊就是清真寺,而且還有「"麗大道」,有一些服飾店可以逛逛,我們在這裡沒有停太久,直往加連威老道走去。她在去年八月來過香港,就住在漆咸道南、加連威老道口的九龍華美達酒店,她每天都要走這段路,到尖沙咀地鐵站搭地鐵到目的地,那時候她是平常日來玩的,每天早上都要在加連威老道上人擠人,這次走這段路,並沒有人擠人的感覺,但人都在店裡擠來擠去。

逛了一下,再回到彌敦道,時間還早,我們慢慢走到海防道,路邊有許多3C家電、CDDVD專賣店,選擇很多,她去找CD,我去找「熟食中心」,不過找不到。然後,再走至漢口道,她去逛HMV,我在外面等著,看到了一棟側面很像帆船的大樓,「北京道一號」,造型很特別,對面則是朗廷酒店。和中環相比,這裡的高樓密度較低,但是都很有造型感,若加上燈光應該更美麗吧!還有,我在這裡看到第一輛腳踏車。重型機車前一天就看到了,而且是帥氣的警察騎的,警察還穿緊身褲哩!

我們的下一站當然不是朗廷,也不是北京道一號,而是反方向……


2006年3月1日 星期三

香港行(二)蘭桂坊......(2006.02.25)

她們一行人前一天晚上就到台北,這天上午十一點半從台北松山機場出發,搭國光客運,到達中正國際機場。照例,在中山高的桃園南崁段要塞個車,通常是塞到楊梅,有時候幸運一點只塞到平鎮,不過對我們來說都沒差。走到機場,哇!機場真大,不過有點暗暗的,格局方正,算是名實相符的機場吧!我們一行人先到台灣銀行的櫃台換港幣,新台幣真的越來越小了,而且這裡匯兌要手續費100元,早知道就不在這裡換……

再來,就是排隊領機票了、托運行李了,到香港玩的人還真不少,但是流程還算快。我的相機基本上都掛在脖子上,想照就照,這樣子應該有像觀光客吧?再來經過海關,當護照被蓋上出境章時,好像有種被趕出國的感覺哩!出關前還逛了一下免稅店,不過只有台灣菸酒公司和幾間書局,很少,而且不便宜,菸倒是有些價差,可以考慮。

過安檢,確定身上沒有怪東西後,就可以逛候機室附近的免稅店。安檢時其它人還有被查到有「粉狀物體」,結果是草仔粿。候機室附近的免稅店有賣菸酒、化粧品、保養品、衣服、皮件、3C商品,不過基本上和市價差不多,我則是買了市面上沒有賣的小香水組,送給她。去程搭華航CI-615班機,Airbus 340,在A7登機門,這應該是他們專屬的登機門,有刻意裝潢過的感覺。等到15:15,準備登機,上機,坐定,繫上安全帶,起飛,出發。

飛機上有提供小點心吃,這次是不怎麼樣的豬肉意麵,老到不行的白切豬肉片和入口就快化光光的意麵,很多人都不會想吃完的。飛機上還有賣菸、酒等免稅品,不過基本上我是沒有興趣的。

以前有個降落難度超高的啟德機場,降落可能會掉到海裡去;新建的赤臘角機場是把大嶼山炸掉一大塊,然後填海蓋起來的,填海方式、建築風格都很像關西空港,不過差別在於人家關西空港的側風不會那麼大……17:30到達了香港赤臘角機場,在28號登機門下飛機,拎著自己的包包和好心情,準備入境香港囉!這個機場不是普通大,是非常大,太大到難以想像從最後一個登機門走到入關處要走多久、會不會走路(或搭手扶梯)到沒耐心、會不會想弄個任意門,哈~

慢慢走到入關處,一排黑色櫃台,裡面都是身著深色制服的香港警察,他們很忙的:邊看看我、邊看我的護照和港簽、邊檢查資料、還邊聊天,我在等的時間裡,他們嘴巴都沒停過,而且都不是跟我聊。蓋上入境章、提領行李後即可出關,我沒帶違禁品,走綠色閘門出去。一出去就看到賣酒的,但這裡的酒都不便宜,算了。出關後,哇!好大^n的入境大廳啊!中正機場的格局馬上就被比下去了。

一行人準備搭機場快線到香港島,四個人正好可以買四人團體票,HKD$250,算是很便宜了。我們的步調比較慢,所以到香港島、出機場快線站時已經快七點了,下著牛毛細的小雨,在路上想找公車搭到旅館,結果卻找不到巴士站牌?好吧,不浪費時間找了,直接搭電車比較快,目標是德輔道西、水街口,香港華美達酒店。呃……結果坐到往石塘咀的,坐錯車,我們又匆匆跑下車,搭上往堅尼地城的電車,才到達目的地。Check-in、休息一下,再出門時已經晚上九點,下點細雨,這時候去太平山看夜景很不智,所以臨時改變行程,晚上去蘭桂坊,並吃點好吃的東東。

香港島上的電車實在是方便又好用的交通工具,原本還計畫某些路段搭小巴的,此時都改為電車,省錢又好玩,對我們這票觀光客來說,搭電車實在是件新鮮事。這次三天兩夜的旅程裡,電車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哩!

搭電車到德輔道中、畢打街口下車,路過LV旗艦店,走一小段路就能到蘭桂坊。很多店家都準備打烊了,走在畢打街、皇后大道,少了許多招牌燈,有些暗淡。香港的行人紅綠燈也是特別,會嘟嘟叫,而且綠燈時叫的特別快,好像有趕人走快點的感覺,每次聽到都快笑到不行……還有,香港人的普通話講的不太標準,濃濃的廣東腔就是最大的特色。大學時有同學是僑生,講廣東話很溜的,講普通話也有這種口音。

九點多到了蘭桂坊,開始了這個星期六晚上的夜生活。這裡BarPub林立,招牌花花綠綠的,五光十色,讓人眼花瞭亂,觀光客也很多,尤其是外國人。九點多應該算早的,沒有很多人聚集在這裡,而我們找了一間俄國餐廳吃飯、兼看表演。Balalaika位在蘭桂坊大廈的閣樓,以為閣樓在樓頂的我們,到了蘭桂坊大廈前面傻眼了:怎麼沒有這間餐廳?原來「閣樓」是在隔壁棟啊!我們也不太習慣香港的地址編法,總以為15號和15A15B15C是連在一起的,其實並不是,可能15號在馬路的一邊,而15A15C在馬路的另一邊;另外,香港地址常出現的「地下一樓」是指GF,但和台灣的B1是不一樣的:B1真的是地下室的第一個樓層,GF則是指馬路邊的那個樓層。

Balalaika是間很有特色的俄國餐廳,供應各式俄國菜,裝修以俄羅斯的傳統民居作題材,牆上還有俄羅斯娃娃裝飾著,很特別,印象裡台北沒有類似的餐廳。我們點了豬肉、洋蔥三文魚、玉桂蘋果餐包,還有俄式沙律、南瓜飯、南瓜湯、牛尾羅宋湯、燉海鱸魚、羊肉串燒。最有印象的是羊肉串燒,這部分和美食書上介紹的相同,上菜時侍者會先把鋼杯裡的Vodka點火,然後倒在串燒上,秀場很特別,羊肉本身也是鮮嫩又好吃,七分熟的羊肉串燒還有三種不同沾醬,不過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另外還有好吃的海鱸魚、牛尾羅宋湯,海鱸魚搭配奶油醬汁,但還能吃到鮮嫩的魚肉口感,而牛尾羅宋湯熬煮夠久,精華盡在湯裡,用料也是實在。喔,嗯,三文魚是鮭魚,沙律是沙拉。

俄國有名的飲料是Vodka,當然也要試試以Vodka為底的調酒,這回喝了Long IslandTsar's Martini。特別的是Tsar's Martini,以Chopin VodkaGin為底,再加入鮭魚子,視覺效果特別外,當咬破鮭魚子、和著調酒時,有著神奇的均衡感,魚子腥味不見了,口感難以形容。美食書還介紹店裡有「Vodka冰房」我想就等夏天再來囉!

晚上還有人駐唱,唱著俄國歌曲,算是真正營造出俄國氣氛的要角。一男一女,歌聲很好聽,這樣的歌、這樣的俄國語調,讓我很直覺地想到Paul,哈~最後駐唱結束,他們也下台逐桌致意,我們坐在離看台最近的位子,也算是最捧場的歌迷,我想他們是跟我們一樣開心的……

吃飽喝足,也準備回飯店休息去,走在德己立街上,外國人好多,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拿著調酒或啤酒,站在街上聊天,Pub音樂開得震天響,但外面聽不到,每群人都自成一個小圈圈,開心的聊天。我們走在小小的街上,看著路邊的花花綠綠,這裡是很繁榮、熱鬧的地方。

這是旅程的第一天,我已經很開心、很滿足了,那接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