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12_快門亂按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12_快門亂按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是芥茉日(?)、平安夜、上班前、101之怎麼一堆小菜 (2012.12.21~29)

一段時間一回拍照文,代表偶對拍照(絕非攝影)有強烈的熱情,強烈到天天揹相機包、一機兩鏡上班唷~!這強烈的熱情,讓照片的量提升了,但質……?當然是不會提升的。XDDDDD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竹科靜心湖的小確幸 (2012.11.10)

新竹科學園區,以前唸書常來的地方,不為工作,而是到靜心湖(以前俗稱人工湖)散步;拾起相機後,也想來此拍一回。這天天氣大好,家私備妥,帶著妻小一齊出門曬太陽。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最終畢業之南雅奇岩、十三行夕照 (2012.7.21)

「畢業旅行」後又等了一周,小朋友還不想出來,上午產檢,下午繼續走路。這段時間我們很勤勞,我拍照、她吹冷氣休息,兩個人的熱比較多,夏日赤炎,孕婦怕熱。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小外拍 (2012.5.12)

周末要「上班」,無法選擇;「上班」的地方還陰雨綿綿,更是無奈。想法一轉,練拍吧?不過,相機沒有防潮防滴……

這天公司有活動,地點是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不照傳統藝術,練習陰天下的靜物囉。

進入園區的大門,是最佳練習構圖與延伸感的地方;再說,霹靂館裡面沒有禁止拍照,只要克服反光,千葉傳奇同樣神采奕奕。


連續幾張相同主題的水鴨,似乎在洗澡……高速連拍,比的不只是速度,還有對焦準度和穩定度。天候不佳,腳架必備。

被雨水清洗過的花朵,有多麼誘人呢?凝視花蕊上如串珠的水滴,似乎訴說著什麼。這也只是眾多花草的雨後清新吧?

小雨綿綿過後,植被似乎都「吸飽」雨水,單純的陰天白光,美麗的反光就是如此誘人……

最後,雨變大了,大到不能再淋雨了。右側的照片請大家多看幾眼,並祝「大賺錢(大炭錢)」囉!

此回拍的其它照片,請按這裡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合興內灣龍年隨拍(同場加映鹿港燈龍與羅馬山桜)

新竹,而至桃竹苗,是大學時代最多回憶的地方,現在有了相機,拍照當然不遺餘力,只是許多景點都變了。我,當然也變了。

此行的合興與內灣,正好是農曆過年(且這天正好帶女朋友回娘家),臨時動議前往,遊客不算多,正好。至於同場加映……時為龍辰年,現在燈籠也沒什麼人用竹子做吧(誤);羅馬?當然是羅浮到馬武督的羅馬公路呀!


合興車站位在台鐵內灣支線,是台灣少見的「折返式」車站。從前年代火車剎車不佳,內灣支線沿線多下坡,為讓剎車休息避免過熱,設計了「之」字形的折返軌道,貨車進站會先滑向上升斜坡,減速停止後再倒回主線,休息補給繼續下坡。不運木材後,此站面臨廢站拆除的命運,後有民眾認養,保留並維護折返式車軌與車站建築,很有心呢。另外,還有「追火車」的小故事,頗好玩。

九讚頭以前是水泥廠;合興的下一站是南河,現在改稱「富貴」,再來就是知名的終點站──內灣。


合興車站保留了兩節舊車廂,可以看看舊車廂,玩味舊回憶。道岔、號誌桿,都是舊時使用,現在沒有折返軌,不用道岔,現在有電子號誌,木桿號誌也不再使用了。右上角嘛,好像是很多鐵道迷最喜歡照火車的角度,我也依樣畫箶籚,拿相機「打獵」一下。

可惜,文章的第一張,才是我想照的。


內灣,變太多了。觀光客多了,喧鬧與嘈雜也多了,且少了好多想照的東西,比如以前的果園,比如螢火蟲。內灣戲院變了,更多大嬸婆,更多往五峰尖石的遊客,但,我也不認識了。



同場加映時間,先放上鹿港的……蝦猴?別鬧了,偶不吃蝦,也不知道蝦猴是什麼,不過布娃娃倒是滿可愛的(呃,重點畫錯了吧)。

我是到了鹿港,才想到「龍年燈節在鹿港」,難怪開進去要快一小時、開出來要一個多小時,當時一直想不到原因,整個白天光塞車就飽了,那裡也沒想去。當然,鹿港極知名的天后宮、玉珍齋,也來過了,放個照片聊表一下。


有新的SLT,舊的小DC也沒荒廢,沒事加減用用。只要會照,拿手機小DC,到單眼萊卡哈蘇,都會照。

也許時間晚了一週,沒看到満開,反而太早來了,路上多的是被雨打下的落桜,到處都有,天氣倒好,好天氣就好拍照囉。

羅馬的山桜,還是存在回憶裡,十度的桜,當然最美。

詙:以後多做這個好了,相簿裡的照片其實更多: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あめのウーライ(雨之烏來) (2012.1.4)

以後還是多個分類好了……

有了數位單眼之後(小弟的正好就不是DSLR,而是Translucent),喜歡了這個不怎麼需要花大錢的嗜好。本來就喜歡照相的我,拿著數位單眼只是剛好而已;偶不是器材控,不濫追大光圈,基本該有的有,旅遊外拍為主的話,一票旅遊鏡也足夠了。

多久沒來烏來了呢?很久囉……上回來,只去春秋烏來泡湯,不算來過,再前一次也許有十年了,十年,變化很大。

烏來老街變了,更多的原住民特產,雖然不特別有興趣,好玩好拍比較重要。

這天下雨,其實是考驗技術的開始,烏來有點高度,也許運氣不錯的話,拍點雲霧也不錯。

第一張就是雲霧感的雲仙瀑布,這裡再放兩張充數,還有觀景台的臺灣欅樹囉。

雲仙樂園……那是更久之前的回憶了。下雨,還是有小情侶去,兩人共撐一把傘很浪漫吶。

瀑布……偶似乎就是愛照這種的,有絲絹感,但手要穩。平常多舉啞鈴也許有用,某個程度來說,按快門和扣板機一樣。

下雨的雲仙樂園,很多設施不能用不能爬,拍風景靜物成了這次的主要目的。

右側照片則是玩弄相機功能囉,一片綠裡只保留綠色,但腦中會補上其它的東西,就是回憶,不是嘛?


超過三十歲的雲仙樂園,下次再見……何時呢?